本报记者 崔立东
前情
提示
2000年12月22日,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税务稽查队长刘德成一家三口被杀。2001年9月16日,哈尔滨农民工原伟东和同乡陈瑞武被霸州警方拘押。河北当地人尚志红、杨洪义也被牵扯入案。随后,原伟东妻子李杰、当地人王晓(化名)分别因包庇和涉嫌雇凶杀人被捕。此后,1995年发生在胜芳镇的另一起灭门案,也被警方认定系原伟东与另一同乡汤凤武所为。自2002年至2009年,河北廊坊中院和河北省高院先后6次开庭审理此案,上述犯罪嫌疑人在庭上均翻供称,其有罪供述均因霸州市公安局办案民警刑讯逼供。
起初,涉案7人中,除哈尔滨人李杰外,哈尔滨人原伟东、汤凤武、陈瑞武以及河北人杨洪义、尚志红、王晓6人被判死刑。后李杰与王晓在2003年被判无罪(检察机关坚持二人有罪一直抗诉)。其余5人被羁押在河北霸州看守所已10年。
2011年11月4日,河北高院以(2008)冀刑四终字第142号刑事判决书摘掉了扣在王晓和李杰头上的雇凶杀人和包庇的罪名;除去了陈瑞武、杨洪义、尚志红套牢10年的故意杀人的枷锁,同时也无情破灭了原伟东和汤凤武走出牢笼的幻想。
7个人。一个案件。三种命运。
11月4日,被判处死缓的原伟东和汤凤武在宣判当日即被投监至保定监狱,11月24日,又被转至承德监狱。
原、汤被羁押在河北省霸州市公安局看守所10年之久,看守所始终以未决嫌犯不得会见为由,将二人家属挡在看守所门外。投监后,成为已决人犯的原、汤二人终于获得了家属会见的权利。
11月29日,原、汤二人家属接到承德监狱方面准予会见通知,要求家属12月1日给二人送行李,并探望。12月1日,记者随家属自河北霸州市胜芳镇前往承德监狱探望原、汤二人。
两硬汉大把大把抹泪
对于来自黑龙江的一行人,前往承德市的道路既遥远又陌生,凌晨一点从胜芳镇出发,到达承德监狱时已是上午八点半,40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七个半小时。
由于初次探监,原、汤两家人对监狱的规矩一无所知。
“会见证”,没有;“入监通知书”,没有;“存钱卡”,没有。
“啥都没有你们来干啥来了?”狱警呵斥。
“是你们监狱通知我们来的,我们是头一回来,啥都不知道啊!”原伟东的父亲原振福一脸委屈。
经狱警与监狱相关部门沟通,确认这一行人确为狱方通知为原、汤二人送行李、存钱的。上午9点半,经过初步安检,记者一行8人进入“候见室”,手机、钥匙、火柴等全部封存。10时许,经过两道安检后被放入会见大厅。
一进门,就见原伟东、汤凤武站在宽大的玻璃墙后张望。原、汤两家人忙不迭找到位置,坐下,拿起对讲电话,一家人聚拢到话机旁。原伟东、汤凤武此时已满脸泪水,哭得像个孩子,与记者几次参加庭审时见到的硬汉形象判若两人。
在现场,两人如同被“静音”,只见张嘴,未闻其声。他们俩几乎是同一个姿势:右手持话筒,左手大把大把地抹着脸上肆意流淌的泪水……
会见,被一块玻璃厚的距离阻挡,无法逾越;会话,也不过是两个对讲话筒在传递声音。可是,为了这一刻,他们等了十年之久。
重病父亲要撑到儿出狱
儿子泪流满面,原振福此时却“一个眼泪疙瘩没掉”。这个已在六年前因身患两种癌症,被医生判“死刑”的父亲不断安慰着长子,“没事儿,没事儿……你爸我得俩癌症都没死,你怕啥?”原振福说,“大儿子不出来,爸就不会死,放心吧……”
原伟东二弟原伟明接过话筒也没有眼泪。“哥,吕律师从加拿大回来了,法律专家都说你是被冤枉的……原宝(原伟东的儿子)在沈阳上技校,个子比你还高……”
“你别总说,让崔记者说。”见二儿子说起没完,老原着急了。
“以前几次开庭,我从来没见你哭过……”记者说。
“绝望啊!过去折腾十来年,但我始终是未决犯罪嫌疑人,现在不一样了,河北高院终审判决了,我是杀人犯了,判死缓了;过去可以不停上诉,现在不行了,到最高院申诉哪能那么容易。”
“法学专家都说你是冤枉的,要有信心,我们等你出来!”记者的话筒还没撂下,原伟明又迫不及待地接过话筒说。
汤前妻:到啥时候我都帮他
来看汤凤武的是他的前妻彭艳芬、女儿汤翠、小舅子“二军”和一个朋友。
在和彭艳芬通话时,汤凤武显得很激动。
“你急啥?原伟东的律师从国外特意回来的,好像挺有希望的,他没罪你不就没罪了……孩子在花店打工,我在卖服装,效益也不好啊,挣点钱都搭你身上了,花老钱了……给你做的棉被,买的衬衣衬裤……”
事后,彭艳芬告诉记者,她和汤在汤被抓进去三年后就办理了离婚手续。“我没什么地方对不起他的,我们离婚也不是因为他摊官司,本来感情就不好,再加上这事,我一个女人怎么办?他不光是我前夫,还是孩子爸,到啥时候我都得帮他。”
在与记者交谈时,汤凤武显得很急躁,“1995年案发时,我根本不在胜芳镇,在哈尔滨,这些辩护律师贾俊清都掌握,开庭时也都出示了证据,但法庭不听啊!”
“那你为什么要承认杀人了?”记者问。
“说过多少遍了,那样往死折磨人,谁都扛不住……”
10时33分,对话突然中断,会见时间已到,汤、原二人恋恋不舍地站了起来。此时,家人们疯了一样追到靠近后门的玻璃前,一哄声地问:“你俩腿咋啦?怎么整的?”
玻璃窗隔断了声音的传递,没有人应答。
在家人注视的目光中,汤凤武和原伟东相互搀扶着一瘸一拐地向返回监舍的后门走去。
前情
提示
2000年12月22日,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税务稽查队长刘德成一家三口被杀。2001年9月16日,哈尔滨农民工原伟东和同乡陈瑞武被霸州警方拘押。河北当地人尚志红、杨洪义也被牵扯入案。随后,原伟东妻子李杰、当地人王晓(化名)分别因包庇和涉嫌雇凶杀人被捕。此后,1995年发生在胜芳镇的另一起灭门案,也被警方认定系原伟东与另一同乡汤凤武所为。自2002年至2009年,河北廊坊中院和河北省高院先后6次开庭审理此案,上述犯罪嫌疑人在庭上均翻供称,其有罪供述均因霸州市公安局办案民警刑讯逼供。
起初,涉案7人中,除哈尔滨人李杰外,哈尔滨人原伟东、汤凤武、陈瑞武以及河北人杨洪义、尚志红、王晓6人被判死刑。后李杰与王晓在2003年被判无罪(检察机关坚持二人有罪一直抗诉)。其余5人被羁押在河北霸州看守所已10年。
2011年11月4日,河北高院以(2008)冀刑四终字第142号刑事判决书摘掉了扣在王晓和李杰头上的雇凶杀人和包庇的罪名;除去了陈瑞武、杨洪义、尚志红套牢10年的故意杀人的枷锁,同时也无情破灭了原伟东和汤凤武走出牢笼的幻想。
7个人。一个案件。三种命运。
11月4日,被判处死缓的原伟东和汤凤武在宣判当日即被投监至保定监狱,11月24日,又被转至承德监狱。
原、汤被羁押在河北省霸州市公安局看守所10年之久,看守所始终以未决嫌犯不得会见为由,将二人家属挡在看守所门外。投监后,成为已决人犯的原、汤二人终于获得了家属会见的权利。
11月29日,原、汤二人家属接到承德监狱方面准予会见通知,要求家属12月1日给二人送行李,并探望。12月1日,记者随家属自河北霸州市胜芳镇前往承德监狱探望原、汤二人。
两硬汉大把大把抹泪
对于来自黑龙江的一行人,前往承德市的道路既遥远又陌生,凌晨一点从胜芳镇出发,到达承德监狱时已是上午八点半,40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七个半小时。
由于初次探监,原、汤两家人对监狱的规矩一无所知。
“会见证”,没有;“入监通知书”,没有;“存钱卡”,没有。
“啥都没有你们来干啥来了?”狱警呵斥。
“是你们监狱通知我们来的,我们是头一回来,啥都不知道啊!”原伟东的父亲原振福一脸委屈。
经狱警与监狱相关部门沟通,确认这一行人确为狱方通知为原、汤二人送行李、存钱的。上午9点半,经过初步安检,记者一行8人进入“候见室”,手机、钥匙、火柴等全部封存。10时许,经过两道安检后被放入会见大厅。
一进门,就见原伟东、汤凤武站在宽大的玻璃墙后张望。原、汤两家人忙不迭找到位置,坐下,拿起对讲电话,一家人聚拢到话机旁。原伟东、汤凤武此时已满脸泪水,哭得像个孩子,与记者几次参加庭审时见到的硬汉形象判若两人。
在现场,两人如同被“静音”,只见张嘴,未闻其声。他们俩几乎是同一个姿势:右手持话筒,左手大把大把地抹着脸上肆意流淌的泪水……
会见,被一块玻璃厚的距离阻挡,无法逾越;会话,也不过是两个对讲话筒在传递声音。可是,为了这一刻,他们等了十年之久。
重病父亲要撑到儿出狱
儿子泪流满面,原振福此时却“一个眼泪疙瘩没掉”。这个已在六年前因身患两种癌症,被医生判“死刑”的父亲不断安慰着长子,“没事儿,没事儿……你爸我得俩癌症都没死,你怕啥?”原振福说,“大儿子不出来,爸就不会死,放心吧……”
原伟东二弟原伟明接过话筒也没有眼泪。“哥,吕律师从加拿大回来了,法律专家都说你是被冤枉的……原宝(原伟东的儿子)在沈阳上技校,个子比你还高……”
“你别总说,让崔记者说。”见二儿子说起没完,老原着急了。
“以前几次开庭,我从来没见你哭过……”记者说。
“绝望啊!过去折腾十来年,但我始终是未决犯罪嫌疑人,现在不一样了,河北高院终审判决了,我是杀人犯了,判死缓了;过去可以不停上诉,现在不行了,到最高院申诉哪能那么容易。”
“法学专家都说你是冤枉的,要有信心,我们等你出来!”记者的话筒还没撂下,原伟明又迫不及待地接过话筒说。
汤前妻:到啥时候我都帮他
来看汤凤武的是他的前妻彭艳芬、女儿汤翠、小舅子“二军”和一个朋友。
在和彭艳芬通话时,汤凤武显得很激动。
“你急啥?原伟东的律师从国外特意回来的,好像挺有希望的,他没罪你不就没罪了……孩子在花店打工,我在卖服装,效益也不好啊,挣点钱都搭你身上了,花老钱了……给你做的棉被,买的衬衣衬裤……”
事后,彭艳芬告诉记者,她和汤在汤被抓进去三年后就办理了离婚手续。“我没什么地方对不起他的,我们离婚也不是因为他摊官司,本来感情就不好,再加上这事,我一个女人怎么办?他不光是我前夫,还是孩子爸,到啥时候我都得帮他。”
在与记者交谈时,汤凤武显得很急躁,“1995年案发时,我根本不在胜芳镇,在哈尔滨,这些辩护律师贾俊清都掌握,开庭时也都出示了证据,但法庭不听啊!”
“那你为什么要承认杀人了?”记者问。
“说过多少遍了,那样往死折磨人,谁都扛不住……”
10时33分,对话突然中断,会见时间已到,汤、原二人恋恋不舍地站了起来。此时,家人们疯了一样追到靠近后门的玻璃前,一哄声地问:“你俩腿咋啦?怎么整的?”
玻璃窗隔断了声音的传递,没有人应答。
在家人注视的目光中,汤凤武和原伟东相互搀扶着一瘸一拐地向返回监舍的后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