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明星”狱中完成38个大项目

时间:2011-12-05信息来源:法制网作者:

  法制日报记者胡新桥

  通讯员严思凤李新

  2003年的一个冬日,湖北沙洋地区飘起漫天大雪,武青阳(化名)戴着冰冷的手铐来到沙洋汉津监狱,他的心比冬天的冰还要冷。

  武青阳出生书香门第,1979年以优异成绩考取武汉某知名大学。毕业后,他奋斗了10年,一步步成为国家重点工程电气技术的工程师。在参与三峡大坝建设中,他被评为“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

  在一次偶然的口角冲突中,他失手将人打死,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15年,进入湖北省沙洋汉津监狱服刑。

  第一天的劳动现场在室外,武青阳穿着一双单薄的解放鞋,冻得直跺脚,引起了民警沈新强的格外注意。

  “这是我的鞋子,穿着大了一点,你穿上试试。”第二天劳动中,沈新强递给他一双新的大头皮鞋。武青阳双手接过鞋子,他的心中涌起了暖流。

  “鞋子是沈区长特意买的。他怕你是文化人,担心你不接受。”一次聊天,指导员无意中揭开善意的“谎言”,武青阳怔了半天。回到宿舍,他将大头皮鞋擦了又擦,再也舍不得穿。

  “我文化不高,想给你讲个故事,希望对你有启发。”过元旦了,武青阳心中还是一团糟。绝望中,沈新强找他谈心:“有个国王被篡位了,万念俱灰。外逃找寻食物,发现一只蚂蚁,背着一颗比身体还大几倍的麦粒往墙上爬,爬一次,掉下来一次,反复了87次,才获得成功。”

  “小小蚂蚁不怕失败,你才失败一次,你应该站起来,告诉自己:我行,我能做到!”鼓励犹如重锤般敲击,字字砸在武青阳的软处,一股力量在他心中升起。

  随后,武青阳才知道沈新强是个只有“半条命的人”:因癌症胃被切除五分之四,曾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后又患上静脉栓塞等5种心血管疾病,医生说这病是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但沈新强执著和无私的关爱,让武青阳深深震撼和折服。

  之后,武青阳主动要求调入沈新强所在的后勤分监区,监狱副政委陈龙特批他担任水电组组长。随后,他被委以负责四监区3个车间服装加工流水线安装调试的重任。总工程量70个小时,15天之内必须完成,作为水电工程的专业人才,武青阳带着一帮人,加班加点9天时间就“啃”下了硬骨头,一次性验收通过,而且比预算节约了40%,武青阳得到了入狱以来的第一个表扬奖励。

  “做出成绩就能缩短刑期,获得新生。”武青阳暗暗定下目标。

  7年中,他先后配合完成了全监狱16条生产线的制作安装、大型变压器的更换、配电动力线增设等38项重大项目,实现了10年安全无事故。

  心境放开了,武青阳渐渐迷上了读书。监狱开办“吴天祥读书馆”,他通读了700多本书,并先后写下5万字的读书笔记。2009年、2010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监狱“学习之星”。

  武青阳先后6次减刑累计5年8个月,两次被评为省积极改造分子。站在领奖台上,监狱长余斌亲自为他披上“改造标兵”的绶带,鼓励他:“你是服刑人员心中的改造‘明星’!”

  2010年,武青阳遇到了改造的“拐点”,妻子探监提出离异,并在办理离婚中透露,父母早在两年前就已经病逝。

  “是我让他们不告诉你的,怕影响你的改造。”沈新强把他带到一边,从抽柜里拿出两年前的来信。入狱前,他是出了名的孝子。

  “这里没人,想哭你就大声哭!”话没说完,武青阳趴在沈新强的肩膀上嚎啕大哭。哭完了,沈新强轻轻拍着他的肩膀,像朋友一样拉起家常。

  “沈区长用半条命挽救了我。经历了磨练,我要让未来的改造和人生更精彩,更有意义!”带着新生的感悟,武青阳坚定地说。

  本报武汉12月4日电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