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固原监狱“农家书屋”揭牌仪式上,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向宁夏监狱、劳教系统捐赠“农家书屋”书籍。
中广网银川12月23日消息 “农家书屋”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牵头实施,解决农村农民借书难、看书难实际困难的一项文化教育工程。自治区监狱管理局紧紧抓住党和政府这一文化惠民机遇,积极协调,争取支持,在全国率先将“农家书屋”引入监狱,解决了全区监狱图书存量少、服刑人员看书难的问题,为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改造服刑人员创造了新的途径。
我区5所监狱大多地处偏远,没有条件享受公共文化资源。各监狱图书总量少,达不到司法部人均藏书量10本以上的要求,服刑人员借阅条件受限。而75%以上的服刑人员捕前为农民,文化教育基础差、文化水平低。为从根本上提高服刑人员文化水平,增强服刑人员文化素养,建立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激发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的内在动力,用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守法公民和对社会有用的人,自治区监狱管理局主动与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联系,申请帮助解决监狱服刑人员读书难的实际困难。经过十几次沟通、争取,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终于答应在全区监狱以监区为单位建立“农家书屋”。今年5月,“农家书屋”项目落户宁夏监狱的所有监区,每个监区“农家书屋”配置书柜4个、图书1518册、报刊30种、音像制品79种189张。同时,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又投资120余万元,给每个“农家书屋”配置6个书柜、1500册图书、1台电脑及辅助设施。至此,监狱“农家书屋”全面完成建设。
“农家书屋”落户各监狱后,全区监狱以此为平台,深入做好教育改造服刑人员工作。利用“农家书屋”的科技资源,组织服刑人员听讲座、读科普书籍,开展“双学双比”活动,使服刑人员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引导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及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服刑人员走进“农家书屋”,查阅资料,掌握所需知识。利用专家、教授等社会志愿者引导开展读书活动,让服刑人员积极参与,享受优秀文化精品大餐,丰富广大服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监狱医院依托“农家书屋”,经常组织服刑人员学习保健知识,传授保健技能,增强了服刑人员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疾病预防能力。借助“农家书屋”在服刑人员中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百科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演讲比赛、书谜竞猜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分别设计了“读书不输”“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人生―生活”等读书主题活动,进一步培养了服刑人员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今年以来,共有658名服刑人员获得脱盲证书,585人获得小学毕业证书;文化程度较高的服刑人员,把刑期当学期,有990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单科合格率达到62%,有1600人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有392人与社会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书,为顺利回归社会就业谋生奠定了基础。
服刑人员张某深有感触地说:“我判了这么重的刑,以前闲的时候经常胡思乱想,心理压力很大,现在有了"农家书屋",可以看到很多书,从中汲取了很多知识,明白了很多道理,思想不空虚了,改造压力也减轻了,对前途有信心了。”(记者 张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