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海子抱着8个月大的侄子感受到久违的亲情。
文/图本报记者申东
龙年春节前夕,宁夏回族自治区监狱局特批66名改造表现突出的服刑人员回家过年,32名表现良好者在监管民警的带领下探亲1天。《法制日报》记者跟随部分服刑人员踏上了回家路。
团圆饭吃了5个小时
除夕那天,银川监狱服刑人员小辉(化名)回家了。由于不忍让小辉的家人在全家团圆之时重提监狱这个话题,记者便在1月27日,也就是小辉返回监狱的前一天,来到他家。
回家这几天,小辉每天都要和家里人聊到凌晨一两点,最后一天,他们一直聊到凌晨4点。小辉告诉记者,家人一直担心监狱里生活艰苦,小辉给他们介绍监狱的情况,打消他们的疑虑。在监狱里呆了十几年,以前的小村庄变成了城里的小区;4间土坯房变成了90多平方米的楼房……小辉也急于知道家乡的更多变化。
早晨8点半,小辉蹑手蹑脚地起了床,拿起拖布,想趁临走前,再给家里干点活。可刚拖了两下,父亲就说:“你再多睡会儿吧,就回家5天,这点活儿轮不到你干。”小辉讪讪地坐回到沙发。
一家人决定在外面吃顿团圆饭,饭馆是头一天就定好的。由于小辉下午4点就得准时回到监狱报到,一家人打了5辆出租车,上午10点就到了餐馆。
这顿团圆饭一直吃到下午3点。小辉告诉记者,从来没觉得时间过得如此快。
小辉原本想一个人回监狱报到,但一家18口人坚决要送他到监狱门口。远远地,小辉就看到教育科副科长张学仁已在门口迎候他们了。
家里的饺子真香
与小辉不同,银川监狱四监区的海子(化名)是被押解回家探亲的,探亲时间仅有4个小时。
1月16日,农历兔年腊月二十三。下午两点半,在两名监狱警察的带领下,海子上了回家的车。一路上,他不时左顾右盼,“在里面呆久了,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10年前,海子在一家国企上班,因为一时冲动,致人死亡,被判处无期徒刑。
在车上,他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弟弟说,知道海子要回来,父亲中午也没休息,一直等着。听了弟弟的话,海子的眼圈湿润了。
记者问同行的银川监狱狱政科科长李永欣:“为什么监区把唯一探亲的机会给了海子。”李永欣说,海子在监狱里一直表现很好,积极配合改造,没有受过一次行政处罚。再加上海子的父亲年事已高,腿脚不灵便,今年只到监狱看过海子一次。针对这种家属探监少的服刑人员,银川监狱首次开展走出监区慰问服刑人员家属的活动,不仅押解服刑人员回家,而且还带去了慰问金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10年了,海子已经想象不出银川的变化有多大。一路上,街道、车辆、高楼、公园在眼前闪过,他眼中不时闪现吃惊的神色。记者和押解的监狱警察向他介绍着银川这些年来的变化。
“到了!前面就是我家!过了幼儿园就是!”在一个老小区门口,海子认出了家门。李永欣让警察取掉了海子的手铐,并把注有服刑人员身份的胸牌塞进了他的口袋。
在家里只能呆两个小时,海子不停地问这问那,时而拉着父亲的手看看,问他现在还散步吗?饭量怎么样?时而问弟弟的近况。海子还从弟弟手中接过8个月大的小侄子,有点笨拙地逗着玩。孩子的一个微笑,让他的眼睛再次湿润了,泪水眼看要溢出来。
弟媳将热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哥,饺子煮好了,你赶紧趁热吃吧!”弟媳招呼着。
“爸,您也吃点吧!”
“我不吃,你多吃点!”
海子吃得特别仔细,父亲看得特别满足。
两个小时转眼到了。父亲默默看着儿子走出家门。临出门,海子用力握了握弟弟的手:“弟,我会好好改造争取减刑。”
回程的车上,海子对记者说:“家里的饺子真香。”
银川监狱教育科副科长赵立告诉记者,今年银川监狱离监探亲的有13个人。1月27日,所有探亲的服刑人员全部按时回监报到。让服刑人员回家探亲,银川监狱已实施了5年,总体效果非常好,既体现了国家司法宽严相济的政策,又让服刑人员体会到了久违的亲情,有利于服刑人员在监狱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