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双三模式”创新社区矫正模式

时间:2012-02-09信息来源:中国广播网作者:

中广网合肥2月9日消息(记者张秋实 通讯员彭继友)近日,淮北市相山区相南街道社区矫正人员汪义军(化名)在司法所帮助下失足不失志,创办一家服务企业并吸纳32名下岗职工的事迹被广为传诵。像汪义军这样的创业典型在淮北市累计接收的1200多名社区矫正人员中还有许多。他们的成功经历大大激励了其他社区矫正人员重树生活的信心。

这些失足人员的成功大多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当地司法行政机关的有效管理和倾情服务。近年来,淮北市司法局不断强化特殊人群社会管理,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模式。

淮北市司法局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出台《淮北市社区矫正工作制度》,从矫正衔接、矫正对象管理、考核奖惩、矫正教育、请示报告、档案管理、社区矫正工作行为管理、应急处置等12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建立了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奖惩制度和社区矫正工作监督考核机制,联合市检察院每年两次对全市各县区司法局、公安(分)局、基层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实施“管理加服务”的人性化监管模式。一方面,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不同情况,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双三模式”矫正新路子,即“三种教育模式”和“三色管理模式”。三种教育是:入矫教育、集中矫正教育、解矫教育。所谓入矫教育即组织新接收的社区矫正对象统一到基地接受为期一周的正式矫正前教育;集中教育即针对各所送来的红色矫正对象,每月开展为期1-3天的集中矫治强化教育;解矫教育即在矫正期满前一月内,对即将期满人员开展为期1天的形势政策、社会融入和心理教育。所谓“三色”管理,即红、黄、绿三色管理模式,对红色矫正对象严管并配备GPRS定位手机,全天候跟踪监管,黄色对象一般管、绿色对象宽管,依据其矫正表现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在矫治过程中,突出个性化矫正方案设计,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每一位矫正对象的矫正措施并根据改造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另一方面,坚持将人性化服务关怀融入管理教育之中,市及各县区司法局、基层司法所积极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帮助矫正人员及落实承包田、解决低保、落实困难救济、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解决就业等,积极为矫正对象提供服务。2011年,全市共为社区矫正对象落实责任田56人、落实低保17人、落实困难救济13人、推荐就业57人。除此,每逢重大节日,市及各县区司法局、司法所人员还深入矫正对象家中逐一进行慰问,并给困难矫正对象送去慰问金。

淮北市司法局还把体验式教育运用到社区矫正工作中。2011年,该市组织15名社区矫正人员到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开展“珍惜自由 感恩社会”监狱生活体验活动,让他们了解、体验监狱服刑人员的监管改造流程、改造历程和劳动过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