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限 大爱无疆――雁南监狱积极救治病危服刑人员

时间:2012-02-20信息来源:湖南省监狱管理局网作者:

2月15日下午两点,雁南监狱大门外响起了一阵鞭炮声,已离世的服刑人员陈某的家属含泪送来了两面锦旗,感谢监狱、监区对陈某的关心照顾和积极救治。陈某的弟弟紧紧握着监狱领导和监区民警的手,亲人离逝的伤痛和无以表达的感激之情令他泣不成声,他拿出了陈某最后写给他的信说:“我要来完成陈某的临终遗愿,他对自己过去犯下的罪行后悔不已,他说雁南的管教警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他在大牢里看到了人间的真爱,让他有勇气面对病魔,改造新生……”。

2006年,34岁的陈某因贩卖毒品罪被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缓,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羁押期间,因长期大量注射吸毒已出现淋巴血管堵塞。2009年投入雁南服刑改造,2010年经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减为无期徒刑。入狱后,陈某就出现右足部明显肿大,所在服刑的三监区监区长陈晓明、教导员成本龙和副教导员李荣华在得知情况后,十分关注陈某病情,多次与其谈心,及时送其到监内医院看病治疗,减轻了陈某犯病的痛苦,经过积极治疗,陈某病情有所好转。考虑他的身体状况,监区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一直安排在监内医院治疗,并及时通知家属接见看望,宽慰陈某,鼓励他战胜疾病。2011年4月陈某病情开始急剧恶化,右下肢肿胀逐渐上沿至右髋骨,呈高度非凹陷性水肿,6月连续出现高烧、剧烈疼痛,右侧全身肿大,病情继续加重。监区积极协调内医院全力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时,迅速向监狱领导、驻所检察室通报病情,并马上将病情告知其家属。在与家属进行沟通时获悉,陈某父亲与大哥因患白血病已于2011年2月同一天去世,妻子仍在女子监狱服刑,同样是死缓,家中尚有一个老母亲和弟弟,均在务农,经济十分拮据,还需供陈某儿子读书,根本无力承担陈某后期的治疗费用。而陈某改判无期才7个月,不符合保外就医有关规定,此时陈某心态已极度悲观,随时有轻生的可能。监狱长唐高国、主管改造的副监狱长王孝庆在听取监区就陈某病情所作的专题汇报后,明确指示,本着先救治后处置的原则,由监狱先行垫付医疗费用,迅速送往省长康医院紧急救治。

9月初,经长康医院初步诊断,陈某系右大腿软组织肿胀,右大腿侧枝小动脉血管增多,但进一步确诊还患有肝硬化、肝腹水,并已进入中晚期,花费医疗费近3万元。医院确诊的消息传到监区,也牵动着监区民警的心,大家都感到心情异常沉重,监区长陈晓明立刻委派副教导员李荣华、改造干事陈俊赴长康医院了解情况。两位民警走访了医院主治医生、护卫人员,并和服刑人员陈某进行了多次交谈,李副教很关心地告诉他:“监狱党委已明确指示,要尽全力救治你,你家里一切安好,也都在积极筹资想办法为你治疗,你要有信心。”陈某已感觉到自己病情严重,更为后期较大的治疗费用担心,他在深深自责的同时用颤抖的手写了一封给监狱党委的感谢信,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监狱领导、监区民警对他的不离不弃、真挚关怀,此生情意唯有来世重新做人再报,如果治疗意义不太了,为不增加监狱和家里的经济负担,他愿意出院回监狱等死。李副教二人给他做了大量的思想疏导工作,鼓励其安心治病,放下思想负担,同时积极联系,争取让家属前来看望陈某。瑟瑟冷秋里,陈某感到了丝丝暖意,也点燃了他对生的希望,能积极配合各种治疗。

大年三十,不幸的消息还是来临了,长康医院发来了陈某的病危通知单,副教导员李荣华得知消息后,顾不上与家人团聚,迅速向监狱领导和业务科室汇报,并第一时间通知家属前去看望。1月25日,在亲人的守护下,陈某安详地离开了,临终时留下遗愿,感谢监狱的全力救治,感谢监狱的人道主义关怀,他叮嘱家人一定要专门制作两面锦旗赠送监狱和监区。大年初七,当人们仍在互贺新年时,狱政科副科长唐波、副教导员李荣华、改造干事陈俊已踏上了赴长康医院处理陈某后事的征途。连续两天,他们奔走于医院与殡仪馆之间,制作材料,安抚陈某家属,以高度的责任心最终圆满解决了陈某的后事。

服刑人员陈某离开了,整个救治过程中,监狱民警始终把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在执法中体现着对人的生命健康的尊重,体现了人间的真情和温暖。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痛苦纠结的吵闹,没有无事生非的猜疑,没有不依不饶的状告,没有怨,没有恨,只有大家内心挥之不去的沉重,竭尽全力的关爱。在以人为本、宽严相济的阳光执法理念照耀下,看到的是监狱民警为保障服刑人员生命健康所作的最大努力,担心忧虑、积极救治过后,一切是那么的平静、安详、温暖、和谐。送来的两面锦旗上分别绣着“生命有限大爱无疆”、“狱中也有大爱 人道主义关怀”,熠熠生辉的字里蕴含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颗颗感恩的心,一句句对监狱民警公正执法、人道关怀的称赞!

(雁南监狱 文芍)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