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监创业培训助刑释人员获新生

时间:2012-02-27信息来源:江苏监狱网作者:

七年了,贺锦成(化名)没有走出过这面高墙,2012年1月9日是他刑满释放的日子。临别前,他对江苏省浦口监狱的民警说,等创业成功了,他要回来作报告,给其他人增强信心!而昨天,他给监狱民警来电报喜,他的汽车保洁公司已经正式营业了。

最后关头的重生

25岁的贺锦成因暴力抢劫于七年前入狱,今年1月刑满。2011年底他被调入江苏省浦口监狱出监监区,这里是为刑释在即的服刑人员调整身心、熟悉社会,培养创业就业技能的场所。

刚满18岁就来到监狱的贺锦成,出监在即,他有些不知所措。出监教育有节课上,民警让每个人写下自己的人生规划。贺锦成对着一张白纸发呆。

当晚,贺锦成找到民警解释,说自己确实没规划,反正浪费了这么多年,走一步算一步了。民警只说,明晚请你看样东西。次日晚,民警放弃休息从家中赶来,将贺锦成领到活动室,打开DVD,把家中带来的光盘放进去。

半小时后,贺锦成找到民警:“我想继续看下去。”民警笑了。

那是20集连续剧《永不回头》的剧情介绍。――三个男人先后出狱,对曾犯下的罪行付出了青春、家庭、爱情、事业等诸多代价。是背负过往郁郁此生,自暴自弃重蹈覆辙?还是重拾信心再搏一回?三个男人给出了三种答案。这就是民警想让贺锦成看到的三种选择的结局。

从那天起,每晚贺锦成到活动室看电视剧。每天播一集,是想留更多的时间给他去思考。20天后,贺锦成说要参加监区组织的创业培训。而这个课程,是他刚开始拒绝参加的。

浪子回头,发现商机

有节课上,老师问服刑人员,如果住在监狱周边,可以找到哪些商机?

开课前,老师还买了盒巧克力准备做奖品。好久之后,贺锦成站了起来:“我要住在附近就卖鞋子。因为监狱规定服刑人员不得穿有鞋带的鞋子,很多家人大老远来探视,带双鞋子送不进去,难过。我来卖符合要求的鞋,他们就不愁了。我们七千人的监狱,每人每年一双鞋,我一年就能卖七千双。我一双赚十块钱,一年就是七万,还有双休日和节假日。”贺锦成话音一落,其他学员自发鼓起了掌。而老师已将巧克力送到他手上。

课后,老师对贺锦成给予很高评价,并鼓励他用心思考,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接下来的课程,有创办公司的环节。贺锦成所在小组在他的带领下,选择了成立汽车保洁公司。听取老师意见之后,他们又进一步完善了思路。

2012年1月9日,贺锦成刑满回家了,临别前,他请求带回那本创业辅导的教材。并告诉民警,等创业成功了,他还会回来做报告。

从老板到创业之星

龙年大年初五当天,贺锦成就从苏北家中赶到南京,再次出现在警官面前。

原来,回家后的一个月,他一天都没闲着,而是在对课程中想到的商机进行考察,并且在家人支持下成立了汽车保洁公司,面向出租车负责洗车和洗换坐椅套,同时还利用在监狱学了五年的缝纫技术特长,自制了符合出租车坐椅的套子。在洗车时就换下坐椅套,也不耽误司机时间。

公司成立没多久,业务进展让贺锦成充满信心,并对未来有更多设想。看到贺锦成用七年刑期换来今天的感悟,民警也很高兴。

民警告诉贺锦成,他可以向提供创业课程培训的机构、即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申请创业贷款。贺锦成则想把这个机会留在拓展业务范围时使用。

最新传来的好消息是,贺锦成已被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评为创业之星,有更多关注慈善事业的专家将见证他的努力,给予他帮助。(转载:金陵晚报)

□通 讯 员 曾长方

本报记者 吴聪灵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