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吉林中院法官,是你们的关怀让我们看到了回归社会的希望!”3月5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深入江城监狱举行的“特殊座谈会”,让江城监狱李某等百名服刑人员真实感受到了司法阳光的温暖。
当天上午,在吉林中院政治部主任孙丽萍的带领下,政治部、审判监督二庭、办公室等部门十余名法官干警驱车来到吉林市江城监狱,法官们首先就最高法院新颁布的相关司法解释以及减刑、假释工作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讲座。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应当认定为立功、重大立功表现。”“有期徒刑罪犯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性减刑一般不超过二年有期徒刑。”讲座中,法官们从立功表现的认定到减刑、假释的条件一一细致讲解。
服刑人员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有时理解不到位,法官们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讲解,直到听懂为止。
讲座结束后,法官们现场向服刑人员赠送了法律、科技、伦理道德等价值2000多元的书籍100多册。手捧书籍,许多服刑人员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
“我们分制考核有没有变化?”几名手捧书籍的服刑人员在感动之余不忘向法官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每一个问题几名法官都当场进行了认真解答。
“这是个好机会,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尽管提。”陪同座谈的江城监狱刑罚处何处长被现场的氛围深深地感动了,不住地提醒服刑人员抓紧提问,别错过好机会。
了解和帮助服刑人员解决实际困难是这次法官们深入监狱的最大目的。法官们将纸和笔分发给100多名服刑人员,让他们将自己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联系方式如实写到上面。
“我们今天就是想通过走访监区这种形式,了解一下你们的实际困难,有什么问题和建议写出来,以便法院帮助协调解决。”吉林中院审判监督二庭庭长田春阳道明意图后,许多服刑人员感动不已。
“我家2010年遭受严重洪灾,房屋被大水冲毁了,孩子在中学上学,目前家人就靠低保维持生活了。”服刑人员郎某今年四月将呈报减刑,由于没有赔偿能力怕影响减刑,心情沉重。“家庭确有困难,如果有相关机关证明的情况下,法院可酌情予以考虑,不会影响你的减刑。”法官们作出解释后,郎某悬着的心落了地儿。
“我61岁了,已属于老龄,是否可以获得假释?”“我的家庭目前享受国家低保,我原是下岗工人,因手续缺失,劳保没有续交,希望法院能给予帮助协调。”服刑人员周某、牛某也用颤抖的手认真写出了自己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我的孩子16岁了,现在辍学在家,我打算让他上技校,学学手艺。”李某自从入狱后,家庭生活更加困难,孩子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在家,看到孩子流失社会,自己非常着急,请求法官帮助解决孩子就学问题。“放心吧,我们干部下基层就是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这次受张德友院长委派,深入监狱了解服刑人员家庭实际困难,就是想实实在在地帮你们解决问题,让你们安心改造,争取早日与家人团聚。”法官们的一席话,使许多服刑人员感动的留下了眼泪。
“如果想申诉的话,能不能影响到减刑、假释?”“正常申诉是你们的权利,不影响减刑、假释。但如果采取上访等非正常方式,减刑、假释就会受到影响。”答疑解惑中,法官们对服刑人员反映的问题都当场予以解答,同时也对可能出现的错误想法及时进行了警示。
这次深入监狱走访中,吉林中院法官们共现场解答服刑人员涉法问题30多个,征询建议100余条。
吉林中院政治部主任孙丽萍表示,吉林市委号召开展“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活动后,吉林中院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今天通过这种方式,就是切切实实地想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送给服刑的特殊人群,让每一名服刑人员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