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中渡监狱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取得实效

时间:2012-04-03信息来源:广西区监狱管理局网作者:

  近年来,中渡监狱在区局教育改造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高度重视服刑人员的职业技能教育,并以此作为刑释教育改造工作的重点。监狱立足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利用社会优势资源转变教学模式,联合社会职业院校共同对服刑人员进行职业技能教育,使每名刑释人员都能掌握一至二门就业技能回归社会谋生。通过与社会联合办学,全面提高职业技能教育的含金量和覆盖面,实现了监狱办教育与社会办教育相结合的转变,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中渡监狱的服刑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阶段为2008年以前,被动型培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服刑人员生产岗位的要求进行培训,以提高劳动技能为主,为提高劳动效率服务。采取的方式方法仅仅是以师带徒式的粗放型培训。第二阶段为2008年至2010年初,上级部门对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设立了培训指标。监狱开展技能培训以美化狱内改造环境,促进狱内后勤保障工作为主。开设了周期短、实用性强、见效快的电脑、烹调、汽车修理、园艺、卫生员等技能培训。第三阶段为2010年以来,上级部门对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项软任务逐渐向硬指标转变,监狱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监狱依托现有的项目,根据市场需要,结合服刑人员的申请,联合职业技术院校等社会力量共同办学,按服刑人员刑满时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的要求,开展了岗前技能培训教育,服刑人员改造期间岗中技能培训教育,刑释前出监技术教育。监狱把生产劳动目标与岗位技能实训目标相结合起来,联系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做好考核发证工作。监狱还根据服刑人员出监就业意向与地方职业院校合作,开办了多种培训班,通过技能培训,使每位刑释人员都有了一技之长,为他们出监就业奠定了基础。
  二、统筹谋划,合理安排
  中渡监狱在短期技能培训班取得实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三课”教育的实施,按照不同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教育课时分配,扎实开展技术教育,初步实现了技术教育为劳动培训、教育改造、就业谋生服务的目标。监狱根据引进项目不同和实际改造需要,因地制宜进行技能培训,通过有侧重点的培训,使服刑人员在服刑的同时能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监狱狠抓服刑人员各个时期的培训工作,岗前劳动技能培训已作为入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实施。培训结束后,监狱职能部门组织力量对受训服刑人员进行考核验收,并联系职业鉴定部门进行考核鉴定,对达到从业资格的服刑人员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转变观念,突出重点。
  中渡监狱自开展创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以来,加大了服刑人员职业技能教育力度,监狱根据司法部制定的《教育改造规划纲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目标。例年来开设了电脑、烹调、汽车修理、园艺、电工、家电维修、锅炉操作、畜牧养殖等与服刑人员谋生就业关系密切的实用技能培训,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创办职业技术培训基地,聘请柳州市第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专家、教授进监授课并做就业指导。监狱职能部门还不定期到各监区进行就业宣传及开展咨询工作,开拓服刑人员就业视野,理清就业方向,促进服刑人员学习谋职技能的热情。同时借助监狱自办的小报,宣传刑释人员就业谋生的典型事例,激发服刑人员学习技能的欲望。监狱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仍为各监区购买各类实用技能培训书籍,进一步充实了服刑人员学习的内容,为服刑人员学习实用技能提供了便利的软环境。
  四、着眼长远,力求实效
  中渡监狱近年来认真落实司法部下发的《监狱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目标考评评分标准》,把刑释人员必须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这项硬性要求放在出监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2011年初,监狱对余刑在三年以下的服刑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意愿摸底调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至二项适合服刑人员出监就业的技能培训项目进行培训。年内与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合作开办了维修电工、横机挡车工、服装缝纫工、家禽饲养工等技能培训班,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日趋常态化。
  为了减轻即将刑释的服刑人员就业生活压力,尽快适应社会环境,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监狱与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长期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班。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选派专家、教授进行讲座,发放学习资料,利用监狱局域网络视频对受训服刑人员进行电化教育,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就业形势,为刑释人员回归就业进行引导,增强刑释人员面对新生活的信心,增添他们就业的勇气。截止发稿时统计,仅2011年,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中渡监狱共有389名服刑人员获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等级鉴定证书,获证率达培训人数的100%,刑释人员获证率达92.86%。
  五、建立网络,形成机制
  中渡监狱职业技能教育始终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及“引进一个项目,开展一次技术培训”的指导思想对服刑人员开展技能培训。目前,监狱以狱内育新学校为主课堂,以社会教育资源为补充,与社会劳动部门相配合,初步建立了监狱、社会、个人“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技能职教网络。为培养服刑人员意识到掌握一技之长是就业谋生的必由之路,监狱借助劳作转轨的契机,在培训项目的引进上着重考虑服刑人员掌握实用就业技能。监狱结合服刑人员刑释就业形势制定相应培训计划,聘请职业院校教师、生产技术人员对服刑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监狱提供学习场地,在专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坚持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使每名有劳动能力的服刑人员都能进行为期45天的岗前技能培训,并通过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合格后,分流上岗操作。自2010年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发证工作步入正常轨道以来,监狱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8期,有491名服刑人员取得国家职业鉴定中心颁发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出监后的就业谋生打下了基础。目前,监狱正积极与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磋商,拟建立培训、就业、一站式职教培训基地,监狱聘请学院教师培训服刑人员,由学院负责联系用工单位,为刑释人员回归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监狱拟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的功能,发挥网络远程教育的优势,与社会合作办学,开创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新局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