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23日,云南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禁毒支队情报调研大队副大队长柯占军在侦破特大武装贩毒案件时,不幸身中两枪,经医院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0岁。在2011年,云南警方为了缉毒,牺牲了两名民警和一位辅警。尽管打击毒品犯罪成绩斐然,但形势不容乐观。3月21日,云南省公安厅分管禁毒工作的严尚智副厅长在通报云南禁毒工作情况时表示,该省自1982年组建第一支公安禁毒专业队伍以来,即云南警方正式开展禁毒工作30年来,已经牺牲了40多名民警,有300多人伤残,这说明禁毒工作的严峻性。 |
“掐断”新型毒品供应渠道 近年来,毒品犯罪出现了新的情况,传统的海洛因、鸦片、吗啡等毒品在严厉打击下日益减少,“一些新型毒品,比如冰毒,向低收入、低年龄、低文化阶层渗透,生产在境外,销售主要在省外。”严尚智说,“针对这个情况,在严厉打击不放松的前提下,我们采取了几个措施,其中明显的就是尽量阻断生产新型毒品的易制毒化学品供应渠道,同时动员全社会防范新型毒品的侵袭,以人民战争形式打击制贩毒,以强制戒毒、康复戒毒、社区戒毒和自愿戒毒四种方式萎缩毒品消费市场。 严尚智把这个方式总结为“萎缩毒品的生产和消费,使其逐步丧失市场。” 新型毒品产生的一个特点,是其重要成分很大部分来自国内的易制毒化学品,犯罪分子将其偷运出境,在境外加工生产为冰毒等新型毒品后,再设法走私运输入境,兜售牟利,因此,阻断易制毒化学品出境工作就成为萎缩和斩断毒品生产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云南警方采取了严格管控制毒物品,遏制走私出境的强力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去年1至12月,全省共办理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证47000余份;查破制毒物品违法犯罪案件15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7名,缴获易制毒物品527吨,创历史最高纪录。统一回收、销毁和集中保管缴获的制毒物品330余吨。" 云南在禁毒工作中,吸毒人员的戒毒工作素来占据突出位置,但严尚智承认,“复吸率太高,经过强制戒毒后,复吸率高达85%以上。”因此,在强制戒毒之外,还需要开拓延伸性的其他戒毒形式以巩固强制戒毒的效果。 “毒品之所以是毒品,有两个认知角度,一个是药物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我们一般所说的毒品是从社会学角度来定义的。”研究酒精、烟草、毒品成瘾的李老师说。“毒品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利用人的精神和生理在对其使用后所形成的依赖性来争取持续的和进一步加大剂量的使用,因此形成消费终端,换言之,如果没有消费者,则毒品对社会的危害也就不成立,社会角度的毒品将不复存在。” 基于这样的认知,云南警方在打击不松懈的前提下,从萎缩毒品消费终端,也就是萎缩以至消除毒品使用者的根本上下功夫。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的“雨露社区”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雨露社区有效遏制毒品“再消费” “雨露社区”坐落在市区东部,占地面积103亩,设计容量1000人,总投资2100万元,是全国公安机关44个戒毒康复场所建设试点项目之一。 据介绍,“雨露社区”是把社区的概念引入戒毒康复场所,用社区的模式建设戒毒康复场所。它培植了社会社区的基本元素。社区有居民,有正常的家庭,有廉租房,有卫生所,居民有社会保障,有就业岗位,居民有工可做、有酬可拿,有商业设施,有文化生活,有安全保障,目前已经形成一个无毒、无案、无上访、无吵、无闹、无纠纷的“六无”社区。 据统计,截至2010年8月底,从“雨露社区”回归社会的1306名戒毒康复人员,分别掌握一种或多种技能,其中焊工518人、缝纫工412人、钳工388人、电工393人……社区居民通过生产劳动和社区实践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活动参与能力。 据开远市公安局2010年对“雨露社区”回归社会的639名开远籍戒毒康复人员随机抽取256人进行社会追踪调查,见面69人,其中戒断3年的6人,占8.7%;戒断4年的7人,占10.1%;戒断5年的47人,占68.1%。 “这组数据虽然不全面,但结果令人振奋,它从一个侧面表明从‘雨露社区’回归社会的戒毒康复人员戒断巩固率明显提高。”开远市公安局负责人说。 目前,云南的社区戒毒模式,除开远的“雨露社区”和昆明的“和谐家园”外,全省还有11个,总容量3000余人,现入住居民1700余人,累计入住1万余人次。这些社区戒毒的意义在于,较为成功地巩固了戒断率,有效遏制了复吸率,从而萎缩毒品的消费市场。 “今年禁毒打击锋芒直指毒枭” 据云南省禁毒局有关领导介绍,全省缉毒执法部门构筑了严密的立体查缉网络,加大力量投入,先后开展了全省统一公开查缉、“11-1”打零专项行动 、“拔钉子”专项行动、“清网”行动、“夜鹰行动”等专项行动,抓获列捕一批重大在逃毒品犯罪嫌疑人,摧毁了一批盘踞边境的贩毒集团。 该领导说:“去年1至12月,全省共查破毒品违法犯罪案件上万起,抓获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缴获了一批毒品。缴获毒品总量创历史新高。此外,协助内地23个省市区禁毒部门来滇侦办案件230起;向境外和内地的11个省市区移交毒案330多起、毒品490千克、犯罪嫌疑人550余名及大批犯罪线索。” “禁毒、缉毒、反毒斗争很激烈。”严尚智说:“去年底今年初,通过卫星探测发现,缅北的罂粟种植在小幅反弹。同时,武装贩毒案时有发生,走私运输毒品方式日益增多,到目前为止,仅藏毒方式就被我们发现有100多种。” “尽管我省禁毒工作成效明显,但是,由于境外毒品产量上升,国内吸毒人员继续增长,由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决定,我省禁毒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严尚智介绍说,“一是境外罂粟种植面积持续反弹,合成毒品大量生产,对我渗透有增无减。二是毒品贩运手法更趋复杂,大宗贩毒持续增加,暴力对抗加剧。三是境外对易制毒化学品的需求增大。四是吸毒人群居高不下。” 严尚智表示,对此,云南警方的态度很坚决,“毒案必破,涉毒必抓,吸毒必戒。” 2011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与“十二五”规划同步,开展为期5年的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的重大决策。他强调,“今年禁毒打击锋芒直指毒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