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箱庭疗法是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引进箱庭疗法用于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后,尤其是对聋哑戒毒人员心理咨询、抑郁戒毒人员心理干预、与有语言障碍少数民族戒毒人员心理沟通、改善戒毒人员人际关系、对戒毒人员新型毒品戒断反应症状的干预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以本文对箱庭疗法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做一些简单的探索。
关键词:箱庭疗法戒毒人员心理治疗应用
箱庭疗法主要是来访者在心理咨询师陪伴下使用沙、沙箱,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来进行制作箱庭,达到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目的一种方法。在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过程中,通过箱庭意象,反映来访者内心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发展。
一、箱庭疗法概述:
箱庭疗法(sandspiel,sand play technique),国内又称为沙盘疗法或沙箱疗法。箱庭疗法整合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和东方哲学文化之精髓,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如自闭症、多动症、情感障碍、遗尿症、抑郁、恐惧与焦虑、学习困难、阅读障碍和言语障碍、攻击性行为、强迫症、游戏成瘾等),并对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以及健康心理维护、个人成长等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箱庭疗法起源于欧洲,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于1965年将这一技法介绍到日本,并将其译为“箱庭”,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张日�教授于1998年将箱庭疗法引入中国时,考虑到“箱庭疗法”与中国传统园林、盆景艺术的相似性,即“在箱子中制作庭院”,沿用河合隼雄的“箱庭疗法”这一名称,并在国内开展了富有开创意义的研究、应用以及推介工作。张日�教授认为,箱庭疗法不是单纯的心理咨询技术或心理治疗技法,也不仅仅是是深层心理学的临床应用,而是一门人生哲学。日前,监管场所在箱庭疗法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工作。
二、箱庭疗法的理论渊源:
箱庭疗法的理论渊源有三个,即东方文化(中国的太极图与易经)、劳恩菲尔德的世界技法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在三大理论渊源里,一般认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关于原型、象征、投射、转换、治愈等的理论对箱庭疗法的影响最大。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涉及心理学、人类学、文学、宗教、艺术等多个方面,就其对箱庭疗法的影响而言,主要体现在原型理论、个性化理论和心理动力学理论三个方面。
三、箱庭疗法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作用
箱庭疗法特别适用于一些其他咨询方法难以发挥作用的心理问题,尤其对于治疗戒毒人员中的棘手心理问题更为适用。
1、箱庭疗法可以让来访者的意识和无意识进行“对话”,即深层次心理治疗,可以挖掘出深层的心理根源,用于治疗许多顽固性的心理问题。戒毒人员防御心理都比较强,民警想深入他们内心世界是非常难的,如何掌握和改变他们的心理,一直是我们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箱庭疗法作为一种视觉投射的表现方式,从某种程度可以将难以言语化的无形的东西以心象的形式使其有形化,通过箱庭意象,比较容易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通过一种非言语体现,使民警心理咨询师比较容易洞察戒毒人员的内心世界。
2、箱庭疗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其采用制作箱庭作品这种投射的方式来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内容,可以避免来访者的阻抗。有心理问题的戒毒人员其阻抗是非常严重的,在其它咨询技术受阻时,箱庭疗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箱庭的制作,是在一个“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气氛中进行的,多为非言语交流,可以达到减少戒毒人员心理防御的效果。工作实践中证明:戒毒人员在箱庭治疗过程中从未出现过对立状态。
3、箱庭疗法的过程可以融洽民警与学员关系,促进双方共同成长。箱庭活化了学员潜意识的天生疗愈力量,并且提供从心理受害者转变为创造者的机会,它可以赋予每个人以力量来决定他自己的心理发展,已达到本我的整合和转化,在箱庭的过程中民警和戒毒人员都可以从中得到帮助。
四、箱庭疗法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一名场所心理咨询师,维护学员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但在维护场所安全稳定方面,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日常的箱庭疗法,正在积极地以这两个方面为导向做着有益的尝试。
1、箱庭疗法在聋哑等残障戒毒人员中的应用
聋哑等残障人群并不是《禁毒法》中否定的戒毒收治对象,这类人员在场所的数量不断增加。聋哑和正常人群在心理健康方面就存在着很大差异,聋哑吸毒人员更有着双重的异常心理特征:
(1)聋哑认知发展的滞后,感性知识贫乏、肤浅、零乱。容易受到场所情境的约束,表现出思维的僵持、固着状态,缺少灵活思维;(2)社会认知的片面、偏差,对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不敏感,不能准确预测他人的情感,缺乏心理洞察能力,对他人的态度也发生了认知偏差,通常认为他人对耳聋持负面态度,并形成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3)社会交往的回避、孤独,常常体会失败和不被接纳的威胁,觉得与众不同而产生异质感,难以融入普通人的群体中,有明显社交回避现象,缺乏归属感,表现出较强烈的孤独感;(4)内心体验的焦虑、恐惧与压抑,由于生活范围相对狭窄,对世界的感知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对他人较为依赖,缺乏独立性,听觉障碍带来的言语障碍也使聋生不能像健全人那样表达情感、以口语宣泄情绪,不能有效地与健全人交流沟通,内心压抑;(5)情绪和行为的适应不良,由于听不到或听不懂人们的语言,聋生与民警、同伴的交往较少,有时难以理解人们许多复杂行为的实质,容易对别人的行为产生误解或猜疑,从而引发出某些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如自卑、焦虑、自制力差、攻击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猜疑、胆怯、退缩、自我封闭等倾向。这些心理行为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给我们的管理、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
一大队学员李某是一名聋哑学员,先后两次出现心理危机,在思想工作不凑效的情况下运用箱庭疗法达到了奇迹般的疗效(图一、二略)。实践证明:箱庭疗法感觉统合功效丰富了李某的感知觉;模拟社会关系调节了李某的社会认知;以游戏的方式帮助李某宣泄了其内心的不良情绪、缓解了李某的焦虑、恐惧、不满,实现了其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箱庭给李某提供了一个具体可感的、表达内心世界的形式,为他提供了一套自我表现的象征语言,在箱庭中的游戏活动弥补了李某在语言方面的缺憾;箱庭疗法“自由、受保护空间”激活了李某的心理治愈力,重构了其合理的认知体系和信念系统,从而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2、箱庭疗法在语言交流障碍戒毒人员中的应用
戒毒学员中有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学员,我所学员中彝族人员占到10�,由于民警对彝族语言不通,工作起来十分不便甚至相当被动。彝族学员且沙某某因与民警发生口角,曾经两次自杀未遂,在无法语言通畅交流的情况下,让其制作箱庭,制作箱庭作品不需要其特殊的技艺,其制作过程对且沙某某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身问题和事件的能力要求不高。这样的游戏过程使得且沙某某没有言语表达的压力,没有做不出作品的自卑感。伴随着心理矫治中心咨询师接纳、共感、无判断的态度,且沙在这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里完全投入地专注于箱庭作品的制作,宣泄情绪,有效地表现隐藏于他内心深处的冲突,将深埋心底的情绪表现出来(图三、四略)。化解危机,箱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日�教授说:“箱庭疗法是一种高度形象生动的超越言语、文化障碍的心理咨询方式,特别适合于聋哑或听力、言语困难的人群。”
3、箱庭疗法在抑郁戒毒人员中的应用
戒毒人员阎某入所后心境低落、闷闷不乐、悲痛欲绝,对家中的老母亲和小儿子过度担忧,以至于在厕所吃起大便,甚至发生木僵,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语言咨询效果甚微,经过评估决定对其进行箱庭治疗。精神分析理论强调童年经历对成年期障碍的影响,将抑郁症看作是对亲密者所表达的攻击。箱庭疗法是一种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方法,在咨询者的陪伴下,通过非言语的手段,达到修复心理创伤的效果。
用Beck (BDI)抑郁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试,得分分别为 24 分(5 - 13 分为轻度;14 - 20 分为中度;21 分以上为重度)和 57 分(抑郁严重度指数为:7P 80 = 0. 71 ;评分指数在 0. 5 以下者为无抑郁;0. 50 - 0. 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 60 -0. 69为中至重度抑郁;0. 70 以上为重度抑郁)。但考虑到阎某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程度较轻,情绪抑郁白天较轻,夜间较重,有一定的焦虑、强迫症状,故诊断为轻度抑郁症。
对于阎某采用以箱庭治疗为主,面谈为辅的干预手段,同时辅以家庭和社会帮教。本次治疗采用的是自发性箱庭治疗,每次箱庭治疗包含创造世界、体验及重新配置、治疗、记录、过渡、拆除世界6个阶段,并在过程中让来访者对自己制作的箱庭命名。箱庭为阎某提供了一种其他咨询方法可能无法达到的洞察个体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对阎某的心理治疗过程包括7次箱庭治疗和9次面谈(图五、六略),持续6个月时间。在最后一次咨询中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阎某进行了测试,测试分数总分:32,抑郁严重度指数为0. 4,诊断结果:无抑郁。同时按照抑郁症的评估标准对阎某进行抑郁评估,发现抑郁症状已经基本消失。阎某精神状态良好,自己认为可以结束咨询了。综合测试与评估的结果表明阎某的抑郁已经基本好转,可以结束咨询。
4、箱庭疗法在改善戒毒人员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并可能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质量,所以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张日�教授开发的团体箱庭在促进团体成员协作能力、增进团体整合、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确立自我概念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在箱庭世界中,成员或个体以虚拟而又注入真情实感的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人际关系,并在箱庭的帮助下调整社会认知系统,从成员人际交往的成功行为中习得社交适应行为。团体箱庭疗法在强戒所心理矫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改善戒毒人员人际关系方面。重点招募集训大队中人际关系较差的学员,并吸收与其关系紧张的同组学员,以4-6人为一组开展团体箱庭疗法,通过实践,学员在游戏中感悟人生,在和谐氛围中得到有效的沟通,明白人际关系中矛盾缘由为无效的沟通和双方误会造成的,只要双方真诚地沟通,都会理解对方,从而最终认识每个问题的发生都有其背后不为人知的原因,只要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真诚待己,矛盾就会很快化解。目前各大队民警经常推荐学员去做箱庭,也有许多学员主动申请接受箱庭疗法。经过心理咨询师的临床实践,团体箱庭疗法确实在改善学员人际关系、促进团体和个体的成长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5、箱庭疗法在干预戒毒人员新型毒品戒断症状中的应用
强戒人员中吸食新型毒品的人数比例在不断攀升,这类人员的戒断反应症状及治疗方法是新的课题,同时更不可小视。其主要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幻觉、感觉过敏、牵连观念、被害妄想;常常伴有严重睡眠障碍,自我控制能力差,胆子大、烦躁、易激惹,过度兴奋会产生伤害他人和自杀倾向。强戒人员韩某就是新型毒品戒断症状的代表,在药物治疗和情感帮教的配合下,通过四个阶段九次箱庭治疗后(具体过程略),韩某的戒断症状大大缓解,箱庭帮助韩某及时调整了心态,重新树起了戒治信心。
五、箱庭疗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1、由于箱庭疗法三大理论渊源之一的荣格分析心理学十分神秘、深奥,所以箱庭疗法也非常深奥,难以把握,且
对箱庭作品的解释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想要正确、全面、彻底地掌握箱庭疗法,则必定先要系统、透彻地研究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2、对箱庭疗法的大规模培训通常时间较短,且学习者的学科背景也各不相同,所以,箱庭疗法表面上看好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但真正对其精通的人只在少数,而大多数的使用者仅仅在运用其皮毛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这样不能发挥出箱庭疗法应有的作用.还可能让使用者和来访者对箱庭疗法渐渐失去信心。
3、箱庭疗法大都采用小样本研究,其结果能否推论到总体还有待考察。
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学习者加强自身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理解它是掌握箱庭疗法的前提。另外,建立完善的督导体制,是帮助治疗师更快更好地实现专业成长的必要措施。再者,重视箱庭疗法的实证研究,考察特定模型象征特定意义的通用模式,有助于学习者更快更准确地掌握箱庭疗法;考察箱庭疗法本身的信度和效度,有助于确定箱庭作品分析结果的可信程度,及确定将小样本推论到总体的可能。最后,相关部门需要规范箱庭疗法治疗师队伍,只有通过了严格的考察,才能授予证书,拥有咨询与治疗的资格。
在箱庭疗法方面,我们刚刚迈出第一步,热盼场所心理咨询师们共同努力,不断发挥箱庭疗法在强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作用,创新方法,积极探索出具有场所特色的箱庭疗法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日�.箱庭疗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郝振君.团体心理辅导在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中国特殊教育,2005,10:26-31
3《沙盘疗法:理论和实践》(申荷咏)
4 肖阳梅.聋生的社会认知及其培养.中国特殊教育,2001,3:21-25
5 张宇迪,陈呈超.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中国特殊教育,2006,5:28-32
6卡杜森,谢福主编,刘稚颖译.儿童短程游戏心理治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山西省下寨劳教所 王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