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忆

时间:2012-04-07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又是一年清明时。

我不禁又想起了当初的老上级、尊敬的大哥、亲爱的战友――张指导员。掐指细算,他离开我们已是整整十七个春秋了,一想起他,泪水就在我的眼眶里打转;一想起他,他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因为那一切早已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里。任凭岁月的冲刷,也无法从我的记忆底片里抹去他的影像。虽说已有十七个年头了,可一切好比是一晃而过的昨天,他那高大伟岸的身影依然是清晰可见!无法忘记他,是不想忘记他,更是不愿忘记他。

十七年前,一个懵懂的青年――刚走出了师范学校的我,来到了这个特殊的育人学校,面对着这些特殊的被教育对象,茫然不知所措,深有老虎吃天――无法下手的感觉,简直不知如何去开展管理教育工作。是他――时任中队指导员、全所有名的管教能手,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在那段时间里的几乎每天晚上,是他利用一个个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的实例,给我讲解管理与教育中的技巧和方法,我用心地听着,在笔记本上仔细地记着;是他让我对着办公室里的镜子,练习打敬礼的动作、练习下队列的长短口令,因此练就了标准的队列指挥常识,最终在新入所劳教人员的集训工作和民警能力考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他以一个军人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求我做好、做细我时任的中队内勤工作;是他手把手的培养了我超强的工作能力,成就了我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副队长、中队长乃至大队长的梦想……我庆幸自己拥有了这样一位优秀的管教“师傅”。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雷厉风行、令行禁止、认真严谨、待人热忱、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又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传授给了年轻一代的管教民警,以至于后来,同事们都说我身上有了他的影子。也因此,我亲身经历和体会到了管教工作中传、帮、带的重要性和感召力。他是一位称职的上级,他是我尊敬的师长。

在他担任警戒科长时,我经常随他外出追逃,白天骑着当时简陋的交通工具――三轮摩托车,穿梭在矿区的煤雾中,当我提出和他换骑时,他总说前面太脏不让我骑车,等到了旅店时,整个人就只有眼珠子和牙齿是白的,完全一个煤黑子。互相讥讽之后,来不及洗涮干净,倒在床上便呼呼大睡了。晚上有任务时,他总是抢在最前面,说我没经验怕出意外,是他从几十米高的土坡上滑下去,是他从插着玻璃渣的墙上翻过去,是他从高墙上一跃而下,犹如天兵天将般出现在脱逃的劳教人员面前。他总是这样护着我,与他外出执行任务,虽苦,虽累,我也精神十足,心满意足,毫无怨言。随他到阳泉、太原等地调遣劳教人员,为节省费用,经常是晚上出发,第二天早晨到达,为的是给所里节省费用。经常用于调遣劳教人员的大警车连备胎都没有,在翻越奇险无比的雁门关时,令人心颤,而他以自己的沉着稳健,告诉大家要相信师傅,稳定了大家的情绪。在一次的返回途中,从山上俯冲而下的警车车爆胎了,一车人骚动了起来,又是他镇定自如的稳住了大家的情绪,度过了危险期。也就在同一条路段,那一年他去省城开会,意外的车祸中他未能幸免于难,年轻有为的他当时仅仅才34岁……众所周知,干管教工作的民警没有正常的节假日,不能按时照顾家中的事务,当时我的妻子经常埋怨我,电话、传呼不断。他把嫂子从大同市接到所里,专门做我妻子的思想工作,妻子被他的执着精神打动了。传来他遇难的噩耗,我的妻子亦竟无语凝噎。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他都是一位好兄长。

他的突然离去,让他的老母亲长哭不止,他的妻儿长跪不起,惹得同事们泪水横溢。时至今日,他的妻子仍然是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生活,她们母子生活艰辛的让人心酸,一提起他,他的妻子就会以泪洗面,伤心欲绝,她说她没法忘记他,更无法在内心中接受别人。这就他在亲人心中的地位――永远无法替代的位置。

大哥,十七年了,你可知道,我时常在梦中梦到你,你对我的帮助和关怀,我终生难忘。而今我仍在做着你忠诚的事业、执着的事业、未竟的事业,如今的劳教所早已是今非昔比,达到了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的标准,这其中有你付出的汗水,有你不朽的功绩。

清明节到了,谨以此文作为对你祭奠,对你我情感的纪念吧!

(作者:山西省下寨劳教所王玉栋)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