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四监狱严以律己的好民警崔峰

时间:2012-04-08信息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监狱管理局网作者:

新疆监狱网讯(通讯员铁军)第四监狱六监区监区长、党支部书记崔峰,在二十多年的从警生涯中,认真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发扬光荣传统,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私奉献,勤政廉洁,在民警工人中享有很高威信。

在管理、教育服刑人员工作当中,崔峰始终坚持公正执法,有很强的原则性。作为一名基层领导,一些在他帮助教育下受到各类奖励的服刑人员,想感谢他,向他表达谢意,但这些都未能如愿。他说:“一个执法者如果不严以律己,就会滑向罪恶的深渊。”

2006年初,崔峰的一位多年未见的同学打来电话,约他一聚,叙叙旧情。念于同窗友情,崔峰欣然赴约。席间一个姓任的客人频频向他表示感谢,他这才知道这人是自己监区一个服刑人员的亲属。这名服刑人员入监以来,不认罪服法,抗拒改造,经过他的帮助教育,终于有了转变,终日挂在脸的愁容消失了,变成了一个乐观的人,也喜欢和家庭联系沟通汇报改造情况了,重要的是他走上了积极改造之路,并且还获得了几个月的减刑奖励。当其亲人知道这是监区长崔峰付出了大量心血,才换来这一切时,多次打电话、上门邀请崔峰“坐坐”,但都被婉言拒绝了,几次送去的礼品也被当面退回。无独有偶,一次他在朋友聚会时又谈论起监狱民警对他家的这个恩情时,崔峰的同学正好在场,便产生了这场聚会。宴席结束时,任某趁送崔峰的机会给他塞了一叠钱。崔峰严肃地告诉对方:“如果你想让你的亲人真正改造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人,期望你们多配合我们做好教育工作。如果我收了你的钱,你正在服刑的亲人还能塌实认真地改过自新吗?”一番话让对方感动不己。

平时,崔峰常常告诫身边的同事:“我们是受党培养的监狱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公仆。在这里,我们是为人民掌权,是为人民执法,所以要牢牢地把好自己的廉政关,正确行使手里的执法权。”受他的教育和影响,民警队伍的自警、自励、自律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筑牢了防腐拒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始终做到严格、公平、公正执法,营造出了人人尚廉的执法环境。

2009年,服刑人员苏某的亲属以邮寄方式给崔峰寄来2000元现金。崔峰将钱通过监狱财务室打入服刑人员苏某的消费卡,并且对苏某家属的这种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2010年的中秋前期,服刑人员亚某的亲属给崔峰寄来了3000元现金,而且邮寄单据上也未注明邮寄人姓名,但经过查对邮寄地址,系亚某的家乡所在地。仔细询问亚某,亚某装作不知。不久又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希望其正在监狱服刑的亲人亚某能够得到照顾,那3000元是一点小意思,希望崔峰收下,然后就挂掉了电话,再拨打过去,对方电话一直关机。于是,崔峰便将3000元现金上交监狱纪委处理。

这些年来,崔峰遇到了许许多多类似服刑人员任某、苏某、亚某的亲属类似请客送礼、要请出去旅游、甚至有的还邀请他到某些高档娱乐场去了解其在监狱服刑亲属改造情况的等等。在这些利诱面前,崔峰从来没有赴约,更没有以任何形式收受过任何服刑人员或服刑人员亲属的财物,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气节,树立起了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他的行为,给大家树立起了廉洁从政的模范榜样,受到了服刑人员及亲属的尊敬,得到了民警的赞扬,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崔峰在钱财面前泾渭分明,他从不伸手,却经常自掏腰包帮助服刑人员,用真情去教育感化服刑人员。监区里的“三无”人员平时缺这少那,他知道了就自己掏钱给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如,一双鞋、一种医院短缺的特效药、生病服刑人员需要的营养品或是想吃的水果、一些服刑人员学习的专业书籍等等,对服刑人员的这些需求,他不推托,让服刑人员感受不是亲人胜是亲人的温暖。有人说花这些钱可以在监区报销,可他从来没有在单位报过一分钱。在监区,只要谈到崔峰,服刑人员伊某就会举起大拇指说:“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好警察,是个好人”。

崔峰就是用行动把这点点滴滴、平凡琐碎的小事做到尽善尽美,为群众树立起了榜样,让大家从自己身边人感受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深刻含义,不断鼓舞着监区的民警工人,更加坚定地为监狱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