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医院情结

时间:2012-04-11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每次到西宁出差或回家时,都要经过“红十字医院”,每次都忍不住都多回望几下,回望那高高悬挂的“红十字医院”院标时,更是牵动了我家那一段难以忘却的往事,家人对“红十字医院”有一种近乎膜拜的情愫。每次提到“红十字医院”时,年迈的老爸感慨万分,轻声念叨“吴大夫,她还在吗,她还好吗,她是个大好人啊”

曾记得,那是二十四年前的事,年幼的弟弟因患肺炎送到乡医院时,医生明确表示无法医治时,需尽快转送到西宁救治,当时我家境贫寒,只好从东家借、西家凑,筹措了少得可怜的医药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爸背着年仅8岁的弟弟踏上去往西宁就诊之路。那时爸爸也是第一次去西宁,人生地不熟,茫然不知所措,在一个好心人的指引下,来到了当时的“红十字”医院,那时的“红十字”医院规模没有现在的大,但对我爸和家人来说却承载着全部的希望,承载着一个年幼的生命。来到“红十字”医院时,已是下午两三点钟,面对陌生的环境,我爸一下子傻了,不知道到那挂号就诊,这时一个三十八九岁精干漂亮的女医生来到我爸的眼前,仔细询问了我弟弟的病情,当看到我弟弟的病情较为严重时,便跑前跑后,亲自检查病情,亲自进行会诊,亲自进行治疗,在女医生的特殊关照下,我弟弟的病情得到缓解。事后,才知道她姓“吴”,在后期的治疗中,“吴大夫”更是对我弟弟关怀备至,能免的就免,能减的就减,减免不了就降到最低。当看到我弟弟营养不良时,又亲自买的营养品送床头,在“吴大夫”的精心诊治和细致入微的关照下,我弟弟的病情痊愈很快,不到半个月出院了。出院时,为了感谢“吴大夫”的关照,我爸买了一些东西去登门拜谢时,却被“吴大夫”骂了回来,说“她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再说家境也不好,破费干什么呢”。

多少年来,每每提及此事,我爸感慨的说“是吴大夫救了我弟弟的命”,也许当时的“吴大夫”只是一个医者仁心的善意之举,但挽救的却是一个年幼的生命,点燃的是一个生命光亮,托起的一个家庭的希望。上大学时,我专门到“红十字医院”寻访过“吴大夫”,为的是亲口向她说说全家人对她的感激,但几次寻访未果。后来,我到柴达木监狱参加工作,才知道“红十字医院”同属一个监狱系统,对她更是格外关注,关注她的发展,关注她的进步,因为“红十字”医院承载着“阳光、生命、健康”,更承载着我们全家人的希望和感动。

近年来,“红十字”医院在院长张建青同志的带领下,秉承着“红十字让生命更健康”的服务理念,得到了空前的跨越式大发展,一跃济身为青海省三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1年成为国内第三家,西北地区第一家通过JCI评审的公立综合性医院,更成为青海乃至西北地区老百姓的“生命驿站”,衷心希望“吴大夫”健康长寿,衷心祝愿“红十字”医院健康高效发展!

二�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