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柴达木监狱服刑人员“六・五”普法教育集中体现六个点

时间:2012-04-16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柴达木讯:李守库)近日,柴达木监狱党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监狱管理局有关精神,安排部署对服刑人员“六・五”普法教育工作,标志着“六・五”普法工作在狱内拉开帷幕。

这次对服刑人员的“六・五”普法教育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为主要指导思想,以确保监管安全稳定为基础,为和谐新青海建设和“四个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了浓厚的“普法”、“学法”氛围,集中体现六个“点”。一是监狱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监狱长秦跃福同志为组长,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金渤为副组长,各业务科长和各监区“一把手”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机构,足见监狱党委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成为“六五”普法工作能否正常开展、持续开展的“焦点”。二是以普法为主线,充分利用“6・26”国际禁毒日、“12・4”法制宣传日、“12・9”《监狱法》宣传日等为载体,以座谈会、现身说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有重点的组织服刑人员大力宣传、学习法律知识,其中将《刑法修正案(八)》、《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学习成为这次普法学习的“亮点”。三是强调突出学习《宪法》,教育引导服刑人员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成为普法工作的“立足点”。四是普及学习《刑法》、《监狱法》、《安全生产法》等与监狱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引导服刑人员进一步认清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和应受惩罚的必然性,促进服刑人员端正态度,积极改造,成为普法教育“重点”。五是学习宣传与社会生活贴近的《道路交通法》、《婚姻法》、《民法》、《合同法》、《继承法》等法律法规,主动搭起服刑人员适应社会的桥梁,努力为服刑人员刑释步入社会打下基础,成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成为自食其力劳动者的“关节点”。六是这次“六・五”普法教育涉及面广、教育力度高、着眼点远、可操作性强、形式多样、紧密贴近服刑人员改造生活成为普法教育的“特点”。

总之,在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柴达木监狱不忘主业,牢记使命,立足长远,紧跟时代步伐,第一时间安排服刑人员“六・五”普法工作,既是监狱党委对普法工作的高度重视,又是对服刑人员的关怀和希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