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8日上午,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社科联举办了首届学术沙龙活动。社科联常务副主席金川教授、副主席严浩仁教授以及部分社科联理事出席学术沙龙,学院特聘专家王泰教授也应邀出席。学术沙龙由院社科联秘书长邵晓顺教授主持。
本次学术沙龙围绕“社会管理创新与监狱工作”、“《刑法修正案(八)》对监狱工作的影响”、“信息化在监狱工作中的应用”三个主题展开,共有6位老师围绕三个主题作了主旨发言。周雨臣教授围绕社会管理创新与监狱“5+1+1”教育改造模式作主旨发言,与会专家对“5+1+1”教育改造模式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建议周老师从“5+1+1”教育方式提出的起因作为该文的切入点,并希望能够结合《刑法修正案(八)》后“8+1”限制减刑罪犯的教育构成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海梅老师从行刑经济学角度对《刑法修正案(八)》后监狱管理工作如何应对进行了探讨,强调监狱管理工作要考虑行刑成本,然后综合考量监禁刑与非监禁刑的配置,实现物防、技防与罪犯改造效果的平衡。这是对刑八修正案与监狱工作关系的一个新的视角,引起与会专家的共鸣,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当然,与会专家也就如何更明确、全面地阐述这一问题提出了中肯意见。吕韩飞副教授针对监狱数据防泄密问题作了发言,这一来源于监狱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监狱管理部门与从事相关理论教学与科研人员的重视。吕老师从监狱数据的分类、存储、风险来源以及防泄密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与会专家在深入讨论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防范监狱数据泄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在首届学术沙龙上发言的还有程玉敏老师围绕监狱警察工作倦怠所作的实证研究,何成兵老师关于《刑法修正案(八)》视阈下假释实质条件的分析,以及周俊勇老师基于Wi-Fi的监狱警务通系统开发的探讨。每位老师作主旨发言后,参加沙龙的老师围绕该主题开展了多视角的探讨与交流,促进了发言者与与会者对该主题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全体与会理事、专家与参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学术沙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促进了教师间的学术交流,活跃了学院的学术气氛,该院社科联首届学术沙龙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