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三监狱紧抓试点助推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

时间:2012-05-18信息来源:浙江省司法厅作者:

 一、理念先行,科学“定点”。一是更新理念。分批组织科监区、分监区、普遍民警到省内外先进单位参观学习,亲身感受兄弟单位的发展变化,召开学习交流会,查找工作差距,更新发展理念。今年以来,共组织外出参观学习7批184人次。二是统一认识。为防止出现“上热下冷”的情况,组织开展了基层基础建设年大讨论、大学习,人人写体会,人人表决心,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开展“重走创业路、续写新篇章”活动,组织各支部书记参观创建初期、中期的三监,感受监狱新变化,坚定理想信念,鼓足发展劲头。三是科学谋划。3月初,确定二监区和五监区一分监区作为试点单位,并集全监之力抓好试点工作。两个试点单位每周召开一次试点工作例会,每周突出一个重点,每周解决一个问题,有序推进试点工作。4月份,监狱举行试点工作推进会,总结前期工作,部署下阶段工作重点。
  二、责任先行,保障“试点”。一是举办“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书演讲比赛,深化青年民警的岗位责任意识,不断打造一支思想坚定、富有活力、适应监狱工作发展新形势的民警队伍。二是深入开展“责任在你肩上、危险在你身边、饭碗在你手中”为主题的责任意识大讨论,进一步强化民警责任意识,努力使他们“头脑清醒、心中有数、眼睛明亮、手中有法、脚跟站牢、肚里有货”。三是在严格督查上下功夫。以督查工作的常态化促进基层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立三级督查机制,完善《浙江省第三监狱问责办法》,细化责任追究工作程序,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
   三、规范先行,筑牢“基点”。一是坚持规范创新。积极创新工作载体,推行“三放三抓”,改进管理方式,落实“ABCD+X”工作法,落实民警的现场直接管理。着力推进2个试点单位的“一流程一规范”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二是坚持学做结合。按照边试点、边梳理、边整改、边提升的要求,开展“方法论、提建议”活动,突出解决民警工作动力不足、细节管理不到位、制度执行力不强等问题。三是坚持面向基层。积极优化基层岗位设置,切实推动警力下沉,推行“3+4+3”新的值带班模式,抓好罪犯一日改造规范和民警一日工作流程的执行,着力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四、制度先行,夯实“重点”。一是突出重点。全面推行《分监区监管改造岗位职责和基础工作流程规范》,对民警岗位职责的落实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完成罪犯亲情电话系统的改造,确保重点时段的监管不脱节,重点部位的监管不随意,重点人员的监管不失控。二是健全制度。深化落实《加强监管安全十二个重点管理环节的规定》,修订《外来人员、车辆进出监管区域管理规定》《加强狱情收集处置工作的通知》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民警自由裁量权,今年1月实现了对全监罪犯使用考核软件系统进行考核。三是改进方法。深化犯情研判机制建设,发挥“110”信箱和狱内耳目功能,畅通罪犯诉求渠道。加强狱侦员的业务培训,搭建与常山公安局警务协作平台,提升狱侦队伍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同时,把“心情晴雨表”与个案处置、“月末说亮话”与集体教育相、“生日祝福”与情感教育、“兴趣班建设”与监区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来,及时掌握狱情、犯情动态,跟进教育和防范措施。
  五、典范先行,推广“亮点”。一是突出典型引路。试点单位喊响“向我看齐”的口号,在工作上争先创优,努力为基层基础建设树立标杆、做好表率,大力营造“抓业务学习、比业务能力”的工作氛围。二是突出“重心下沉”。监狱领导经常到基层,坚持每月至少参加1次监区犯情分析会,每周至少听取1次监狱犯情汇报,值班领导每日参与犯情日收日解,真正做到察实情、办实事。三是突出舆论宣传。以监狱内网、内刊作为宣传主阵地,多角度、全方位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重点宣传报道好的经验、做法以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充分利用宣传教育片、橱窗、墙报、横幅、海报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民警职工深刻认识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目的意义,不断增强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