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衣服和我
韦花利
我们家在农村,母亲是地道的农民,一辈子和黄土打交道,一个字都不认识,深受不识字之苦的母亲非常勤俭节约,想方设法供我们读书。经常对我们说:努力读书,读好书就能到城里去工作,就能住上楼房。
为了让我们有出息,母亲把我们送进了学校;为了让我们能安心读书,母亲白天忙田间地头的劳动,打理着家的里里外外,晚上她纺纱、做鞋子、缝补衣服,她把能做的都做了。我上中学有时候,两个姐姐接连出嫁,家里的生活就更清苦了。为了不在其他同学面前太寒碜,母亲进城给我买了一套衣服,一进门就叫我试,帮我穿上衣服,扣好纽扣,抚平了衣领……我的眼睛湿润了,知道这钱来之不易。我望着母亲那布满沧桑的脸,再看看她那向上补了又补的衣服,嘴唇抽动了半天也没吐出一个字来。母亲看到我的模样似乎想笑,却没有笑出来,她顿了顿说:“穿上吧,娃。到城里别让人家笑话,要好好读书呐!”在我们那个穷山沟,一套衣服不知要花母亲多少汗水,我不敢想,只默默地由母亲帮我理新装。母亲很有眼光,那套衣服穿在我身上很得体。
我在县城读书的时候,每个月母亲都步行给我送来伙食费,每当这时,望着她那破旧的衣服,我的心底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但是妈妈不顾旅途的劳累,总是笑眯眯的说:“娃,妈妈来看你啦,学习咋样,还好吧?一定要吃饱----。”然后从裤袋深处摸出一个粗布缝制的钱包,从里面翻出几张纸币递给我,然后叫我快回教室看书。放假后,我一进门,母亲就拿起我的奖状左看看右瞧瞧,然后小心地把奖状贴在墙的正中,便站在前面欣赏,满脸漾开了喜悦的涟漪。我有些不解,母亲不识字,为什么看我的奖状看得那么久?
今年春节回家,到村口透过车窗,远远就望见母亲穿着我给她买的新衣服,笑眯眯的蹲在家门口。母亲老了,头发也白了,腰也弯了。望着望着,思绪回到了从前-----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不知不觉,到家了。母亲一见到我,笑呵呵地说:“回来了,回来了。”边说边到灶边忙起来。
现在,我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新衣服我也常帮母亲买,但是母亲身上那套补了又补的衣服和她进城给我买的那套很得体的衣服并给我穿上的情景却时时在我脑海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