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乔司监狱立足现状,着眼长远,着力把好民警成长“第一道关口”,探索构建见习民警“五段式”培养管理体系,搭建青年民警成长发展“快速通道”。
一、明确五个阶段目标,引领见习民警“成长方向”。监狱制定出台《浙江省乔司监狱见习民警“五段式”培养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将见习民警培养的一系列要求目标化、具体化、标准化,按时间节点层层推进,分段落实。入职引导阶段,突出思想引领,着重提升认识,夯实基础,旨在形成初步的工作认知和职业定位。部门轮训阶段,突出组织引领,着重加强融合,聚合动力,旨在熟悉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和业务内容。初任培训阶段,突出学习引领,着重提高履职能力,增长技能,旨在掌握民警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与常识。跟班实训阶段,突出示范引领,着重加强实践,固本强基,旨在熟悉监狱法律法规,掌握各项日常管理制度和方法。综合评定阶段,突出考评引领,着重综合考核,全面检验见习民警的综合素质。
二、严把五个考核环节,促进见习民警“岗位成才”。监狱根据培训重点,在每个阶段都设置了相应的考核内容,通过实行百分制分段考核,使见习民警每个阶段都有排名,每个阶段都有量化考核分。入职引导阶段侧重于监狱常识性考试和出勤表现的考核,部门轮训阶段侧重于轮训表现和核心制度的考核,初任培训阶段侧重于业务知识和警体技能的考核,跟班实训阶段侧重于专项技能和日常绩效的考核,综合评定阶段侧重于基础理论和体能的考核,通过各有侧重、形式多样的考核测评,确保见习民警切实掌握民警所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特别是通过加强犯情掌控、文书制作、现场管理、队列指挥等五个方面的专项考核,使见习民警掌握最基本的履职技能;通过组织新民警在见习期内撰写工作调研报告,使见习民警主动思考和参与监狱工作;通过组织新民警向导师每月提交千余字的学习心得,使导师及时帮助见习民警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三、落实四项保障措施,营造见习民警“成长氛围”。监狱遵循青年民警的成长规律,结合专业特长、个性特征及理想追求,制定民警一年见习期发展规划,营造见习民警良好的成长氛围。一是搭建组织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和考核责任人,确保对见习民警的培养层层重视、级级参与。二是在帮带导师确立上严把“关口”,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和业务骨干担任导师,切实帮助见习民警尽快成长。三是通过分段量化考核客观评价见习民警和导师工作,激发帮带工作积极性。四是通过公示分段量化考核分、向见习民警家长寄送见习成绩单以及组织成绩低于60分的见习民警集中补习等方法,使见习民警间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