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级有关部门对监狱工作认真贯彻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要求,监狱的管教工作面临着新的课题。本文拟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的提出、监狱管教工作中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与内涵、必要性、路径、关键环节等方面,浅谈社会管理创新理论在监狱管教工作的运用,以期抛砖引玉。
监狱管教工作中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
监狱管教工作中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在的管教条件下,运用现在的资源和经验,根据狱情发展态势,研究运用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的管教模式及相应的管教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在监狱管教工作建构新的管教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监狱持续安全稳定,进一步提高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将服刑人员改造成守法公民的目标及其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其本义是发挥社会组织和个体在社会管理中的能动性作用,达到全社会共同治理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稳定。因此,监狱管教工作中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一方面是积极运用社会资源参与监狱对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挥服刑人员主观能动作用,从消极的被管教向主动的自我管教、自我约束转变,从而提高管教效果,实现将服刑人员改造成守法公民的目标。
监狱管教工作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监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阶段性特征以及社会管理问题也势必会对监狱管教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面临新的课题,监狱的管教工作的方法、手段的针对性需更具针对性;管教工作中创新社会管理显得更为迫切;要求监狱进一步完善罪犯诉求表达机制,进一步提升民警的执法水平和能力。
监狱管教工作中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
创新管理理念。要准确把握当前狱内狱情发展的新态势,树立管理教育的新观念:
树立保障人权、尊重人格的观念。树立宪法、法律至上,依法管教观念,切实维护执法机关的良好形象。
树立社会参与、合力管教的观念。广义上的社会管理,不仅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还包括其他主体及社会自身的管理。监狱执行刑罚过程中出台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以求得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效果,这里吸收公众参与,是一种“间接管理”;监狱民警在执行刑罚过程中,社会公众依法实施监督,也是一种“间接管理”;在对服刑人员实施教育过程中,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帮教服刑人员,这是社会公众直接参与教育。
树立管理也是服务的观念。这种服务体现在方方面面,如为服刑人员维权,为服刑人员创造监内自学成才的条件,为服刑人员创造文明整洁的生活卫生条件等等。
树立接受监督、权利救济的观念。要认真履行刑罚执行职能,避免渎职失职行为发生。切实保障人权,通过广开求诉渠道,开辟维权绿色通道,维护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
创新管教主体。运用社会管理创新理论,从提高管教实效和节约行刑成本出发,广泛运用社会资源,促进管教工作从单纯重视监狱机关作用向全社会共同管教形成合力转变,从传统的封闭管理向现代开放“治理”转变。重视监狱管教工作中服刑人员自主管理、自主教育、互相监督,发挥服刑人员在改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创新管教方式。以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为中心,从偏重管控向更加重视教育疏导的方式转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从而促进监狱秩序稳定,确保监狱长治久安。
创新管教环节。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应急转向源头治理,将监管关口前移。
创新管教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现代文明管教手段转变,更多地运用法制规范、教育引导等手段。
创新管教制度。坚持加强“四防”一体化建设、加强服刑人员改造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动态协调机制建设、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规范、机制和制度体系。
监狱管教工作中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
进一步重视社会帮教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参与监狱工作的“大帮教”格局。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在监内建立服刑人员帮教基地、帮困基地、法律援助工作站、心理健康辅导站、劳动就业指导站为主的“二基三站”,形成家庭亲情帮教、社会知名人士帮教、社会志愿者结对帮教、企业安置帮教、专业人士法律、心理帮教的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帮教体系。广泛设立“监狱开放日”,全方位展示监狱民警公正廉洁执法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参与监狱管教的基础作用。
进一步重视安全一体化工作,提升整体协同水平。大力推进安全防范一体化,从监狱机关、检察机关、武警部队三方协作向与公安、社会力量多方协作延伸。拓展共同治理内涵,不断提升整体协同水平。要以重点突破促进整体提高,以深入推进“三共”活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各项措施的落实,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重视狱内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健全分类分级应急机制。根据狱内突发事件的性质,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演练,确保处置有力。
进一步重视服刑人员权益维护工作,突出狱内不安全稳定隐患的源头治理。进一步重视服刑人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服刑人员自身在维护监狱安全、提高改造质量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强化狱内侦查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防范转变,促进监狱安全。
进一步重视心理咨询工作,大力运用心理疏导手段稳定服刑人员思想情绪、化解狱内各类矛盾,提高管教的实效性,促进监狱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