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讯(记者花耀兰 通讯员吴申 申魏巍)“保持心态阳光有"三个秘诀",即灿烂的微笑、专注的眼神和热情的赞美。”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首个心理辅导法治教育基地的开班典礼上,武汉成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家、湖北“爱心大使”宋玉斌老师为30名矫正人员上了第一堂心理辅导课。
为了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律、心理、文化和技能教育,帮助他们顺利回归并融入社会,武汉市青山区检察院与辖区13个司法所合作,在青山区钢花街117社区建立起该市首个“社区矫正心理辅导法治教育基地”,构筑检察官、司法员、民警、社会志愿者四位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格局,形成监管、监督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合力。
50多岁的老刘曾经是某国有企业里一名负责设备维修的采购员,2010年8月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一开始进入社区矫正,老刘很不习惯,他总认为“以前别人回头看你是羡慕,因为你有好单位,现在别人回头看你是歧视,因为你是服刑人员”。经过检察官的多次谈心疏导,他慢慢放下了包袱,超额完成规定任务,在今年上半年的综合评议得分中位居矫正对象前列。
在这次教育基地的开班典礼上,老刘得知自己因为表现好成为社区矫正的典型,检察院将建议司法机关依法对他提出减刑建议的消息,激动不已。听了宋老师的心理辅导课后,他由衷地说:“以前学习法律课,对自己的行为悔悟很深,却难以走出心理阴影。现在有了心理辅导课,真是太好了。”
据了解,目前青山区检察院已经招募到7名来自教师、律师、心理咨询师行业的社会志愿者,他们将通过“社区矫正心理辅导法治教育基地”,以课堂式和互动式相结合的方法每月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同时,基地还建立矫正人员学习档案,对在学习期间表现好的进行奖励,对表现特别突出的,依法建议司法机关提出减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