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于监狱信息网,2007年12月31日
摘要:本文试从构建的必要性、专家型警察队伍的构成、建设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监狱专家型警察队伍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提出构建专家型警察队伍是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提升警察改造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是现代监狱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监狱 专家型警察 队伍 构建
当前,中国监狱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监企分离,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成为最具鲜明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监狱建设目标,现行的警察队伍建设无可回避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警察队伍建设机制出现了许多与“三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方面,如管理理念和管理思维过于传统、管理手段单一、管理行为有任意性、信息管理滞后、激励管理过于主观、组织设计缺乏科学性、警察职业能力过于粗放等等。反思传统,寻找未来,构建现代警察队伍建设的创新机制,实现社会主义行刑文明,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已然成为当前探索适应“三化”建设有效途径的迫切需要和理性选择。中国监狱要想成功实现战略转型,与世界同步,就需要大批具备较强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专业能力突出、对监狱事业忠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一支起着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专家型警察队伍。2006年首都监狱评选专家型警察之启动在全国拉开了专家型警察队伍建设的序幕。
一、构建专家型警察队伍的必要性
1、建设专家型警察队伍是中国监狱工作发展跨入新阶段的要求
中国监狱工作跨入了发展的新阶段,罪犯构成变化很大,狱内改造与反改造斗争日趋激烈化,要在确保监管安全的基础上,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警察们必须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和素养,才能有效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监企分开后,监狱功能将回归单一化,监狱职业纯化,监狱警察队伍结构理应趋向科学化、专业化,监狱人民警察从复合型向专业型、智能型转变。
中国现代监狱制度呼唤“专家治监”。建立门类齐垒、层次合理的专家队伍,成为现代监狱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世上能够点石成金的除了神仙,就只有专家。监狱做的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工作,要想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没有专家万万不行。只有少数几个专家也不行,必须有一支适应监狱工作需要的专业齐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家型警察队伍。
2、建设专家型警察队伍是解决监狱发展主要矛盾、实现监狱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监狱工作也同社会其他领域一样正经历着一系列变革,同时迎来跨越式发展的绝好机遇。以往“博而不专”、“专而不精”的警察,再也无法适应当前监狱形势的发展,无法适应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要求,无法适应监狱警察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的需求。专家型警察队伍建设正是基于解决上述矛盾适时提出的。监狱工作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工作的研究。监狱机关要总结和提炼实践中的有益探索和好的做法,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对监狱工作进行前瞻性研究和理论的创新,必须要有实践经验丰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高层次专家才能完成。而目前,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客观要求与警察改造能力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成为现代监狱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从监狱未来长远发展来看,建设一支专家型警察队伍势在必行。
3、建设专家型警察队伍是现代监狱专业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社会犯罪的形势日益严峻,重刑犯、暴力犯、累犯、惯犯、团伙犯等罪犯比例明显上升,押犯构成复杂。严峻的挑战对警察的改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给监狱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确保监管安全和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工作中,解决那些任务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各类危、难、急、重问题,主要依靠的是相关领域的专家。监狱机关应拥有自己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这既是基于当今社会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的形势对监狱机关提出的要求,也是解决危、难、急、重问题的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4、建设专家型警察队伍是加强警察能力建设、提升警察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
警察队伍中已有很多骨干、能手、业务尖子使评选专家成为可能。他们在多年的监管改造实践中转化了大批顽危犯,立功受奖,业绩突出,为惩治、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杰出贡献,还有部分警察陆续获得心理咨询师等资质或研究生学历,不断进行监狱实践和理论研究,他们堪称专家。为确立专家的地位,鼓励更多的专家脱颖而出,有必要大张旗鼓地评专家、树专家、用专家,壮大专家群体,建立相应的培养、激励、管理机制,激发警察钻研业务、进行科研的内驱力,培养一支专家型警察队伍,带动警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专家型警察队伍的构成
1、专家型警察的定位
现代监狱的专家型警察,就是在监狱某一岗位上,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实践经验丰富,工作业绩突出,能够引领和指导其他警察攻坚克难、创新工作的警察。即在复合型人才基础上“一专多能”,能够解决监管改造工作中危、难、急、重问题的警察。
专家型警察队伍,是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目标,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专业化分工和科学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适应监狱工作需要的专业齐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家型警察群体,是一支带动警察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推进中国监狱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队伍。
2、专家型警察队伍的构成
司法部在《2004―2007年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人才工作规划纲要》中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监狱人警察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针对现有岗位和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化分工,明确岗位的具体职责,设立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专家型人才。
监狱专家型警察队伍中的专家可分为局级专家和监狱级专家两个层次,包括领导型人才、中层管理人才、基层警察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监狱理论研究人才。专家型警察队伍岗位主要分为劳动改造、刑罚执行岗位、狱政管理岗位、教育改造岗位、劳动改造岗位、行政管理岗位等,具体有突发事件处置专家、处置罪犯自杀或劫持人质的谈判专家、狱内案件侦破专家、心理咨询专家、个别教育专家、心理矫治专家、顽危犯改造专家、伪病鉴定专家、刑罚执行专家、监狱理论研究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
正所谓学业有不同,术业有专攻。因此,监狱专家型警察队伍的外延应该尽可能将更广泛的必需的学科类别纳入进来(如信息技术、语言类等),设有足够人数的管理人员,包括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社会工作人员、教员和手艺教员等专家。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中对此就有着明确要求。
比如,在美国第四心理作战大队除心理专家外,还有400名语言专家,能讲35种语言,将“四面楚歌”的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监狱成立统一的组织体系后,相当于在全国储藏了大量的会地方语言或外国语言的语言专家,一旦需要,就能统一指挥调度,应用当地语言而攻心。
再如,推进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的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开发与运用适合监狱工作的各种应用管理软件,离不开可以高效、高质地为监狱的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的信息技术,离不开与之匹配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及监狱管理开发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现代狱政管理、生卫管理、教育改造使用的数字化监狱信息指挥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女警网上教育中心,可以实现资源充分共享,不仅能够避免管理部门职能重叠、工作重复、管理成本加大,提高层级管理和大量日常业务检查与监督效率,还能打击犯罪,实施网上追逃。尤其是,将监狱的安全防范系统纳入监狱信息微机网络管理之中,可以实现“联合动作,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反应机制。
三、专家型警察队伍的建设?警察发展的“双通道”晋升机制,为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充分考虑特??警察放到合适的岗位和事业中,并通过考核挖掘创造性人才,对
四、专家型警察队伍
1、优化监狱政策环境,为专家
优先发展“人才战略”,??明监狱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大对人才队伍??业化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为各类专??基础。一是按照中央16号文件及其教育??以及师资、时间等相关条件逐步到位,建设“??伍的基础建设,设立高层次专家型警察培养专能力。三是制定落实有关学历教育的鼓励政策,推??、心理学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博士学位为重点??勤和技术保障工作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装备维护为主的数量精、服务意识强、专业技能好、办事效率高的服务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2、制定有利于专家型警察队伍建设的人才职业发展制建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择、组织决定调剂的新型人事调配管理方式,??岗位上,实现监狱系统内部人才合理流动??势与职业化的要求,尝试监管改造职业化管理??确立职业标准与资格条件,推行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培训,推进分类管理、激励管理。
三是改革现有的职称??来指挥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评价,如将从??、狱政管理型、理论研究型,分层次评聘并对应不同的待遇,以改变不求进步??职称评审标准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也可以同时根据工作年限和实际表现晋升相应的职务待遇。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应考虑专家型警察工作的??实际收入不低于监狱同层次警察的收入水平。
4、建立监狱学研究学术带头人制度和警师制度,为专家型警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创造条件
努力塑造理论创新的人才,打造学习型警察队伍。建立监狱??鼓励警察开展实践探索,鼓励专家型警察结合罪犯教育的工作实践和理论发展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推动学习,钻研业务,提升素质??的征文、论坛和理论研讨活动,为各类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研讨、交流的机会,营造理论研究氛围,将警察的优秀调研成果汇集出版??是建立专项基金,鼓励警察申报科研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当前监狱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重点问题。如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组建了理论研究??究课题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省监狱局和00余万元,如规定凡是在省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调研成果给予原稿费的2倍奖励,提高了科研积??人才的资源优??、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整合局系统的人??、心理咨询、信息技术等各类专业人才,壮大??。
5、创造良好人文环境,为专家型indent:2em;"> 创建学习型组织??和舆论文化环境,建立监狱远景、战略和??人才合理使用?才脱颖而出,为他们提供良好??舞台和机会。??、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重人的原则,为专?才、服务人才,在全国监狱系统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让想干??便于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让人才通过创造个人财富的同时达到为社会和??。
五、小结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环节,多层次、多岗位地培养和选??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在全国逐步营造一个“人人尊重专家,人人争当监狱工作内在规律的动态管理机制,为确保监??挥监狱职能作用,推动中国监狱事业健康发展t-indent:2em;"> 参考文献
1、《专家型干管理局网站.www.bjjgj.gov.cn.20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