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花满狱园

――白湖监狱管理分局监区文化建设纪实

时间:2012-07-04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改造人是监狱的主业。近年来,白湖监狱管理分局(以下称分局)认真贯彻落实“首要标准”,按照《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纲要》,始终坚持以监区文化建设为主体,以改造人为根本,积极打造监区文化“亮点”和“品牌”,大力开展“一区一品”系列监区文化活动,为服刑人员创造了良好的改造环境。

如今,走进大墙,随时可见服刑人员或在进行威风锣鼓太极、铜管乐队表演,或在图书室读书看报,或在习美社书法作画……处处到一种积极、健康、浓浓的文化气息。

搭建监区文化平台

优美的环境调节人的行为,放松人的心情,让人感到身心愉悦。为了让服刑人员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接受改造,分局投入一定资金,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作,组织服刑人员种植草,绿化、美化、亮化环境现在大部分押犯监区都是整齐划一的监舍楼,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温馨静谧的会见楼,美丽优雅草坪、假山、喷泉……

服刑人员不间断地进行文化熏陶引导与规范他们改造行为,是分局监区文化的一大特色。分局始终坚持以先进的文化教育服刑人员组织服刑人员开展学习监规,队列会操、狱园歌曲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服刑人员如何正确处理在改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的能力,如何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组织学习《服刑人员二十个怎么办》,开展《服刑人员誓词》宣誓活动开展第八套广播体操竞赛,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常态化,促进服刑人员身心健康

“学法律,弃法盲,受教育,知识长;学文化,素质强,惜光阴,勇向上……”2012年新年第一天,分局串河监区组织名服刑人员集体吟诵“三字经”,用中国传统文化洗涤服刑人员扭曲的灵魂为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净化服刑人员心灵的作用,分局大力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汉礼操”、传统文化书籍进监、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文化在身边”演讲比赛、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服刑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和美育教育,陶冶情操,培养服刑人员健康人格,教导服刑人员怎样做人如何做事,使服刑人员弃恶从善,改过自新

加强监区文化建设,发挥教育改造的攻心治本作用贯彻落实《监狱法》和司法部《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规范纲要》的重要内容。分局成立服刑人员文艺表演队,每年元旦、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都组织服刑人员自编自演相声、快板、小品、舞蹈、歌曲及心理剧等文艺节目,在监区内巡回演出,这些源于生活、贴近改造实际化活动不仅活跃了罪犯文化生活,陶冶了思想情操,而且进一步激发了罪犯的改造热情。

2011年12月22日,分局心理剧巡演首场演出在滨西监区拉开帷幕。该剧以“情”为主线,主题为“走向阳光地带,重塑希望人生”,12名演出者讲述了服刑人员面临家庭变故、不遵守监规监纪被扣分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最终在民警、同犯的感召和帮助下,解开了心结,走出了迷茫,踏上了积极改造的心路历程。该剧分四幕,分别是《和谐》、《家庭变故》、《扣分之后》、《路在何方》。最后,全剧在演员们表演的手语操“感恩的心”的感人旋律中结束。近600名服刑人员观看演出后,他们普遍认为心理剧形式新颖,寓意深刻,贴近改造生活实际,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构筑监区文化载体

营造健康教育环境分局自办狱内小报《改造天地》、开办了“教育改造网”内网以及《白湖新闻》不断完善电教室、黑板报、墙报、图书阅览室等辅助教育手段,有效推进“六个一(上好一堂心理课,建立一份健康卡,建立一支文体队,建立一个图书室,畅通一套新闻网,写好一份悔过书)系列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分局精心挑选符合服刑人员心理特点、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既有亲和力、引导,又富有针对性、教育性的标语口号,悬挂置放在监舍、接见室、食堂、心理矫治室、亲情电话室等服刑人员学习、生活、劳动场所的醒目位置。当你陷入迷茫,别忘了我们援助的手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新生的彼岸失足未必千古恨,今朝立志做新人”……如今,狱内文化宣传橱窗、宣传灯箱、电子显示屏教学楼的走廊、教室和监区活动室内,一幅幅寓意深远的图画,句句发人深省的警句服刑人员耳濡目染中接受思想教育改造

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分局突出加强“一区一品”文化建设一方面,大力培育“特色监区、特殊文化、特别魅力”监区文化,努力打造一个监区一个“亮点”,一个监区一个“品牌”。如今,串河监区威风锣鼓队滨西监区文艺表演队,栖凤监区篮球队、龙山监区的铜管乐队手语操表演队、梅山监区太极拳已形成品牌特别是“习美社”、“汉礼操”已经成为分局展示监狱文化建设成果的两道特色“招牌菜”。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如组织服刑人员开展读书演讲比赛、观看爱国影片、唱优秀歌曲,为净化服刑人员的心灵提供有效载体;结合服刑人员作息时间,组织开展“读一日书”活动;投入资金,为服刑人员配置篮球、乒乓、象棋、围棋等文体活动器材等。

经常性文体活动的开展,加速服刑人员思想改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滨西监区服刑人员刘某,2008年入监,先后因斗殴和拒绝劳动等被多次集训,监区发现刘某有表演天分后,积极引导该犯参加合唱团,通过因势利导,刘某思想逐步得到转变一次他犯与其发生矛盾冲突,这个昔日“刺竟然表现出异常的冷静主动向警官汇报情况,解决争端,2011年底,刘某监区评为改造积极分子。

通过文化渲染,串河监区服刑人员王某在接受采访时原来我总感觉里有一股怨气发泄,自从参加‘习美社’后,注意把不良情绪转移到绘画中去现在我觉得我的改造心态比以前平了许多

发挥t-size:16pt;">分局努力提高服刑人员帮教活动社会化水平。2011年,分局先后邀请上海市崇明县司法局及刑释人员帮教基地、太和县司法局来监帮教暨就业推介活动;与淮北市司法局结成对子,每年都来监帮教;庐江县新华书店多次来分局开展“送书进监”活动。黄姑监区推出生日PARTY亲情帮教活动,为服刑人员购买生日蛋糕、红烛等礼物,播放生日祝福歌,让服刑人员从中获得精神和心灵的安慰。去年中秋节前夕,栖凤监区邀请30余名服刑人员亲属走进高墙,参加“庆中秋,促改造”帮教座谈会,与民警服刑人员一起联合演出,吃团圆饭,共话亲情,共享精彩节目,让服刑人员切身感受亲情的温暖2011年9月11日,滨西、坝镇监区80多名服刑人员亲属走进大墙,别具一格的亲属帮教会,融融亲情溢满狱园滨西监区组织服刑人员亲属进监签订帮教协议书活动中一名服刑人员亲属参观服刑人员习艺场所、餐厅和监舍后,特地制作一面“亲情帮教促改造、和谐环境铸新生”的锦旗献给了监区全体民警。

救助暖囚心,阳光融坚冰。服刑人员孙某,2006年因盗窃和交通肇事罪被判刑7年。自从孙某投入服刑改造后,其妻常年在外12;font-size:16pt;">60多岁的老母亲和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2011年2月,分局领导在淮北??溪县百善镇何庄村服刑人员孙某的家中,详细了解孙某的家庭状况,并送去慰问品和800元“阳光救助”款,返程时,其亲属送出村口,以这种朴an style="font-family:仿宋_GB2312;font-size:16pt;">。据统计,6pt;">,分局共发放救助款15600 元,30名家庭困难的服刑人员获得“阳ize:16pt;">。这不仅帮助特困服刑人员家庭解决后顾之忧,而且极大地调动了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更加促进了服刑人员安心接受改造

监区文化建设的加强,让服刑人员在文化活动舒缓了情绪,丰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稳定了思想。据统计,2011年,全局700余名罪犯获得分局“服刑改造积极分子”称号,75名罪犯被评为省局服积分子,分局实现连续9年3个月无罪犯脱逃、8年6个月无狱内重大案件,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稳步提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