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第一监狱以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为目标,全面调整机关职能、精减办事环节、优化工作流程,有效提升了监狱工作运行效能,解放了基层警力,夯实了基层基础。
一、调整机关职能设置,实现由“一科一职”向“一科多能”转变。针对监狱机关科室设置过多过细、科室职能存在相互交叉或类同给基层办事造成了诸多不便这一情况,从2008年开始,监狱结合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对机关科室的职能进行了调整,按照职能相近的原则,合并相关科室。在此基础上,精减生产经营类科室,将精减下来的科室人员充实到基层一线,初步形成“小机关,大基层”的格局。该格局一方面优化了机关科室的职能设置,实现了“一科一职”向“一科多能”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基层单位也避免了同一项工作多头请示、多头汇报的现象,节省了时间和警力。
二、下放审批权限,实现由“多站式服务”向“一站式服务”转变。监狱充分结合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科室部分审批权限下放,在法定范围内提高和扩大基层的审批权限。与此同时,监狱以指挥中心为平台,每天指派各个科室的主要领导集中办理基层审批事项,改变了以往基层民警拿着一张审批单到处跑着找领导签字的现象,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体现了围绕基层、方便基层、服务基层的原则,节约了大量警力,既提高了工作效能,又方便了基层办事。
三、编制工作流程,实现由“事随人为”向“人依事行”转变。一是以监狱民警一日工作规范为基础,全面整合和减轻基层民警工作量,将与基层监管改造无直接关系的工作从基层剥离出来,进一步纯化基层的管理教育职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基层民警日工作清单。二是编制基层工作流程规范,将基层民警每天必须做的岗位工作以直观的流程图形式加以规范,使基层民警一上岗就明白全天要做哪些事,应该怎样去做。推广罪犯现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工流程图的基础上,对民警工作岗位的条块划分和责任体系进行进一步细化,实现了基层民警工作的清单化、数量化,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的便捷化。
四、数字化办公,实现由“纸质传递”向“网上流转”转变。监狱以打造信息化、数字化监狱为契机,努力建设基层工作信息化终端系统,截至目前,已经建成网上办公系统、罪犯考核电子信息平台、罪犯智能点名系统、执法文书网上办理系统等四大信息化终端系统,并且实现了与监狱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数字化办公系统的投入运行,改变了传统纸质时代文书制作时间长,人工传递流转环节复杂、占用大量警力的问题,既解放了基层警力,又提高了效率,使民警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罪犯的现场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去。
五、精减台帐,实现由“围着本本转”向“围着现场转”转变。台帐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基层警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监狱提出了“减负不减责”的口号,开始大规模精减基层台帐,彻底解决基层民警“围着本本转”的现象。一是规范台帐名录,编制监狱级台帐清单目录,取消职能科室和部门一般阶段性、事务性台帐,严禁职能部门设立监狱清单目录之外的“帐外帐”。二是由“分散做帐”向“集中做帐”转变,将一些基础数据在机关、制作在基层的月度性(季度性)台帐项目收回机关,由机关科室统一制作。三是对属性相同,内容相似的台帐进行合并归类,减少台帐绝对数量,最大限度避免同一工作事项重复制作台帐的现象。四是开发数据模块,积极实施数字台帐工程,以模块化自动生成的方式,减少台帐制作成本和时间,尽最大努力解放基层警力,使更多的警力从台帐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对罪犯的直接管理工作中去。
一、调整机关职能设置,实现由“一科一职”向“一科多能”转变。针对监狱机关科室设置过多过细、科室职能存在相互交叉或类同给基层办事造成了诸多不便这一情况,从2008年开始,监狱结合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对机关科室的职能进行了调整,按照职能相近的原则,合并相关科室。在此基础上,精减生产经营类科室,将精减下来的科室人员充实到基层一线,初步形成“小机关,大基层”的格局。该格局一方面优化了机关科室的职能设置,实现了“一科一职”向“一科多能”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基层单位也避免了同一项工作多头请示、多头汇报的现象,节省了时间和警力。
二、下放审批权限,实现由“多站式服务”向“一站式服务”转变。监狱充分结合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科室部分审批权限下放,在法定范围内提高和扩大基层的审批权限。与此同时,监狱以指挥中心为平台,每天指派各个科室的主要领导集中办理基层审批事项,改变了以往基层民警拿着一张审批单到处跑着找领导签字的现象,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体现了围绕基层、方便基层、服务基层的原则,节约了大量警力,既提高了工作效能,又方便了基层办事。
三、编制工作流程,实现由“事随人为”向“人依事行”转变。一是以监狱民警一日工作规范为基础,全面整合和减轻基层民警工作量,将与基层监管改造无直接关系的工作从基层剥离出来,进一步纯化基层的管理教育职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基层民警日工作清单。二是编制基层工作流程规范,将基层民警每天必须做的岗位工作以直观的流程图形式加以规范,使基层民警一上岗就明白全天要做哪些事,应该怎样去做。推广罪犯现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工流程图的基础上,对民警工作岗位的条块划分和责任体系进行进一步细化,实现了基层民警工作的清单化、数量化,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的便捷化。
四、数字化办公,实现由“纸质传递”向“网上流转”转变。监狱以打造信息化、数字化监狱为契机,努力建设基层工作信息化终端系统,截至目前,已经建成网上办公系统、罪犯考核电子信息平台、罪犯智能点名系统、执法文书网上办理系统等四大信息化终端系统,并且实现了与监狱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数字化办公系统的投入运行,改变了传统纸质时代文书制作时间长,人工传递流转环节复杂、占用大量警力的问题,既解放了基层警力,又提高了效率,使民警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罪犯的现场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去。
五、精减台帐,实现由“围着本本转”向“围着现场转”转变。台帐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基层警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监狱提出了“减负不减责”的口号,开始大规模精减基层台帐,彻底解决基层民警“围着本本转”的现象。一是规范台帐名录,编制监狱级台帐清单目录,取消职能科室和部门一般阶段性、事务性台帐,严禁职能部门设立监狱清单目录之外的“帐外帐”。二是由“分散做帐”向“集中做帐”转变,将一些基础数据在机关、制作在基层的月度性(季度性)台帐项目收回机关,由机关科室统一制作。三是对属性相同,内容相似的台帐进行合并归类,减少台帐绝对数量,最大限度避免同一工作事项重复制作台帐的现象。四是开发数据模块,积极实施数字台帐工程,以模块化自动生成的方式,减少台帐制作成本和时间,尽最大努力解放基层警力,使更多的警力从台帐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对罪犯的直接管理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