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贾平凹的散文《丑石》的人都知道,丑石曾经是辉煌过的,如今默默的躺在世尘的庸俗的眼光里,遭到误解,唾弃。然而它不争辩,不夸耀,埋下头,在热闹中沉默。
对于丑石的评价,历来都有争论,我不想对它发太多的议论。读过《丑石》的人,应该从中想到一些道理。今天重读《丑石》,给我的感触,还是很多,提起笔,便想到人生,社会,想到生活,做人。
我想起我们的人生,社会。每个人的人生阅历都不一样,从童年,少年,青年,一直到老年,经历了人生的苦难与欢乐。许多事忆及,依然刻骨铭心,有些事,甚至影响了人生的全部。谁也免不了在社会上工作和生活,也免不了被人提及议论,或褒或贬,或抑或扬,我们的成就或许会被后人惦记,或许不久就被人们遗忘。但价值这东西,不是议论所能左右的。很多人为国为民殚精竭虑,甚至抛头颅洒热血,如袁崇焕,他当时就不被世人所理解,甚至被误解。但我相信,是英雄,终有被人们认可爱戴的那一天,真正为人民谋过利益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我也想到人应该怎么去生活,做人。很多人也许一直都默默的工作在荒山野岭或茫茫大漠,他们似乎都没有闪过光,不,而是人们的目光根本没有去注意他们。在现在的社会里,有很大一部分人,眼光是美得庸俗的,他们不是不追求美,而是缺乏鉴赏美的目光。他们往往注重的是外在是形象,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内在的美。比如对于球星影星歌星,他们是一味的去追逐赞美的,却忽视了他们中一些人的不好的品质。对于一些“角落者”,群众的眼光仿佛是不屑一顾的,而那些人,我认为,是真正的具有美的品质的人。
也许真正伟大的人都是喜欢寂寞的,他们躲在角落里,默默的奉献着,人们寻美的目光很少光顾他们。也许他们长得太平凡,吸引不了人们关注的目光,也许他们正如《丑石》里写的“牛似的模样,不能垒山墙,不能洗石磨――”可我要说,丑到极处便是美,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就不能去垒墙,去洗石磨。他们之中很少是废物。有一个人,也许他长得很丑,他不懂国家大事,不晓天文地理,他说不出繁丽的辞藻,也没有惊人的动作。我们常常会忽略他的存在,瞧不起他,处处排挤他。他逆来顺受,不声辩,也不生气。可上天造人,不会太恩宠谁,也不会太冷落谁,他仿佛就是丑石。在关键的时候,比如一个单身女子身处逆境时,挺身而出的,往往不是平时道貌岸然,夸夸其谈的人物,在危险面前,“丑石”站出来了,甚至付出了生命。
丑石虽丑,关键时刻,金子黑了,他却闪闪发光!
我觉得,做人,还是”丑石”些好。
沉默的,谁又敢说他不是金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