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9日下午,北师大刑科院第42期京师刑事法专题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高铭暄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期讲座邀请到澳大利亚安全警务中心(CEPS)研究员、国立澳大利亚大学战略与防卫研究中心研究员、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警务情报与反恐中心John McFarlane教授,他演讲的主题是“跨国严重有组织犯罪与国家安全”。刑科院常务副院长卢建平教授、证据法学研究所所长刘广三教授以及王俊平教授等师生共计五十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卢建平教授担任此次论坛的主持人,印波讲师担任翻译。
卢建平教授主持论坛
John McFarlane教授精彩演讲
论坛伊始,卢建平教授简要介绍了John McFarlane教授。在论坛中,John McFarlane教授首先指出,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把核武器作为威胁手段,极大地威胁了整个人类的安全。美国总统奥巴马认为,恐怖主义袭击是当今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前参谋部部长联席会议主席麦克马伦认为,国债是当今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前副总统切尼认为,核恐怖主义是当今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反恐中心主任认为,美国本土恐怖袭击是当今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大部分美国人认为,伊朗是当今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从以上列举的观点来看,对什么是最大的安全威胁很难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大部分澳大利亚人认为当前的经济危机才是澳大利亚及世界面临的最大威胁。在传统观念中,很难想到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执行主任认为,全世界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复杂多变的跨国有组织犯罪网络,因为跨国有组织犯罪和毒品犯罪成为稳定、法治、人权的主要威胁。John McFarlane教授认为,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澳大利亚,也适用于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在冷战结束后,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国家安全问题,John McFarlane教授认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间的战争;二是国内暴力事件,包括内战、大规模侵犯人权、种族灭绝等;三是贫穷、传染病;四是环境恶化;五是核武器、放射性武器、生化武器的威胁;六是恐怖主义和跨国有组织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扩散极大地提高了其它威胁的危险性,如恐怖主义可以通过跨国犯罪组织来转移资金、人员、物资;政府和反政府武装通过跨国犯罪组织出售资源来为战争筹措资金;腐败削弱了国家建立法律规范的能力,因此,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对于国家履行主权责任显得极其重要。跨国有组织犯罪不仅对国家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个人和家庭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对个人和家庭进行保护,最重要的是让个人和家庭远离犯罪暴力的威胁。对个人安全进行保护应该从人类安全的角度来考虑,因为个人安全常常受到政府的威胁,因此,不应把主权看成是政府的特权。在一个稳定的国家,个人有三项基本的权利:一是个人安全能够得到保障;二是个人签订的契约能够被适当的履行;三是个人财产安全能够得到保障。为了实现个人基本权利,国家的刑事司法制度应该是健全的,国家应该适当的维护法律的权威。John McFarlane教授指出,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往往受到国家的支持,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恐怖主义就必须要借助有组织犯罪团伙或者自己成为犯罪组织,这种结论已经被当今的实践所证明。同样,有组织犯罪也会采用恐怖主义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犯罪互相“借鉴”的时候就会对国家的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最后,John McFarlane教授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处理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相关情况。澳大利亚联邦总检察长认为跨国有组织犯罪是国家的安全问题。为了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澳大利亚签署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澳大利亚还设置了犯罪委员会等机构来维护国家安全,此外,澳大利亚准备了很多详细的应对措施。John McFarlane教授认为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G20成员国之一,双方都面临着对跨国有组织进行治理的问题,因此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论坛的提问环节中,参加论坛的师生们向John McFarlane教授提出了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澳大利亚的犯罪委员会的采取的措施是否会侵犯人权、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最大威胁是什么等问题,John McFarlane教授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最后,卢建平教授对John McFarlane教授的讲座作了精彩的点评,并向John McFarlane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
论坛现场
本期讲座的成功举行,让参与论坛的师生们对跨国严重有组织犯罪与国家安全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引起了师生们对跨国严重有组织犯罪如何治理、国家安全如何保障等问题的普遍关注,开阔了师生们的知识视野,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法学院硕士生 麻健 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