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监狱“五个一”助推理论研究结硕果

时间:2012-07-10信息来源:广西监狱局网作者:

  2011年,南宁监狱认真按照广西监狱学会的理论研究工作相关要求,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工作调研,全年共收到各类专题论文77篇,推荐到广西监狱学会等参评论文33篇,20篇论文荣获广西监狱学会优秀以上奖次,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6篇。论文质量无论在高度、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主要做法:
  一是营造“一种氛围”――领导挂帅宣传助阵营造写作氛围。去年,监狱下发了9个课题论文写作任务,每个课题成立三个攻坚小组。监狱领导亲自挂帅,带头开展工作调研,积极参与指导撰写课题论文8篇。在他们的带动下,从科室、监区领导到警察,都积极主动参与理论调研,有力地带动和形成了监狱积极开展理论研究的好风气和好氛围。
  二是搭建“一座新桥”――结合实际传帮带促进任务完成。监狱不是简单地向业务科室、警察个人布置写作任务了事,而是组织在论文写作上有造诣的老警察,如蔡参调研员、陆绍站等,让他们对有这方面兴趣爱好又经验不足的同志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带,帮助他们选题、审阅提纲、甚至是修改论文,为新同志搭起能够担当论文写稿任务的桥梁,不断提高他们论文写作的水平和效率。
  三是发挥“一个作用”――发挥骨干作用提升单位整体写作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骨干写作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单位写作整体水平的高低。为此,监狱充分调动写作骨干的积极性,在对全监警察进行摸底的基础上再进行任务布置。除了给他们提供相关资料,合理协调工作与写作矛盾外,还举办各种培训班、组织外出学习交流等主动为他们创造各种学习、实践、提高文字工作能力的条件。
  四是构建“一个平台”――加强理论学习交流激发警察参与热情。去年,监狱除积极参加广西监狱学会每年课题论文征集活动外,还积极与北京市监狱合作,举办“南宁监狱北京监狱‘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座谈会”,广泛征集专题论文,举办调研成果和工作经验交流座谈,给监狱警察一个理论交流的平台。
  五是建立“一个新规”――用激励机制长久调动写作积极性。监狱下发了《关于加强理论研究及宣传报道工作的通知》及相关绩效考评规定,把理论研究工作列入长期考核,形成评比、激励制度,对认真负责完成写稿任务的科室和通讯员,给予奖励;对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科室和警察,扣相应的考核分;同时监狱把文字工作能力作为选拔中层以上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以此提高文字工作的应有地位、增强警察写作自豪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