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监狱扎实开展服刑人员亲情帮教活动

时间:2012-07-12信息来源:江苏监狱网作者:

    为有效提升教育改造质量,维护监管秩序的安全稳定,今年以来,南通监狱通过创新思路、拓展载体,进一步挖掘、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不断规范帮教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亲情帮教活动,积极引导服刑人员树立信心、端正心态、踏实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
  让爱情破镜重圆
  “老公,好好表现,我和儿子等着你,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担心,爸妈我会照顾好,我爱你!”这是服刑人员朱某床头卡片上妻子的留言。在这张精致的卡片旁边还有一张他们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朱某说,自己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眼这张照片。
  然而,就在两个月前,这个小家庭却濒临破碎的边缘。朱某的妻子在一封来信中说,自己既要打工赚钱又要照顾孩子,压力太大,因此提出离婚。朱某收到信后,思想负担沉重,情绪十分低落,做什么都是心不在焉,改造积极性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与此同时,民警也注意到了朱某改造中出现的前后反差,立即找其谈话教育。在监区领导和民警的耐心开导下,朱某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为了挽救这个家庭,从根本上解除朱某的思想负担,监狱决定邀请朱某的妻子和孩子前来参加亲情帮教活动。
    在帮教会上,朱某表达了对妻子多年来付出的感谢,并拿出了准备了许久的自制贺卡送给妻子。民警也在积极地做着朱某妻子的思想工作,告知其朱某已经减刑2次,平时改造表现较好,只要保持平稳,很快就能刑释出狱,并且朱某还在努力自学渔业知识,打算出狱后承包鱼塘养家。朱某妻子在民警的分析劝说下,在了解了朱某在改造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后,放弃了想要离婚的念头,当场写下了对朱某的深情告白,表示会努力照顾家庭,等他回家团聚。活动结束时,民警为朱某一家拍了一张全家福。朱某一直把这张照片放在床边,作为激励自己改造的动力。
  让浪子回头有岸
  “妈妈,我对不起您,我一定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孝敬您!服刑人员刘某在帮教会上抱着瘦弱的母亲,满含热泪地向母亲作出保证。
  刘某投改时不到20岁,由于之前父母的过度溺爱,投改后一直无法认清犯罪根源和端正改造态度,在劳动时拈轻怕重,经常找借口抗拒劳动,还曾因违反监规受到监狱处分。监区民警在对刘某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改造表现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刘某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年纪轻,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如能加以科学地矫正和引导,一定可以使其走上正常的改造之路。于是,针对刘某的性格特点,民警制订了以亲情感化为中心的教育方案,一方面通过个别谈话对其进行教育,帮他分析体会家人的感受,申明道理;另一方面积极与其家人取得联系,争取支持,共同开展亲情帮教。当刘某的母亲来到亲情帮教现场,流着泪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母亲的规劝、亲情的呼唤终于使刘某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带来的伤害,低头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帮教结束后,刘某主动向民警提出要到生产一线参加劳动,并表达了积极改造,改过自新的信心和决心。
  让亲情飞越高墙
  服刑人员王某刚投改不久,就收到了父亲癌症病危的消息。作为家中长子,他的心情十分焦虑,非常想和家人见上一面,了解父亲的病情。民警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对其进行教育疏导,并安排其拨打了亲情电话。鉴于王某投改不久就遭遇家庭重大变故,为了避免其情绪大幅波动,影响对日后改造的信心,监狱特地邀请王某的母亲和妻子来监参加帮教,以共同稳定王某的思想情绪。帮教会上,经过亲人和民警耐心地解释和劝导,王某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不无感慨地说:“在我身处高墙,跌入人生低谷的时候,亲人和民警都没有放弃我,我一定会珍惜机会,以实际行动回报所有关心过我的人,不会再让他们失望。”王某的感恩之词不仅引起了在场所有服刑人员的共鸣,也坚定了服刑人员亲属对亲人改过自新的信心。一名服刑人员的父亲对民警说,“监狱开展的帮教活动非常好,对我的孩子很有帮助,自己也受到了许多教育和启发,希望监狱以后能够多开展这种活动,我们亲属也一定会积极参加,配合监狱做好教育工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