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东升本报通讯员张海龙
如何充分发挥女民警在重刑犯的男犯监狱里作用,这是浙江省第一监狱党委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近年来,该监党委不断鼓励女民警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的学习考证,锻造出了一支出色的女警咨询师队伍。她们的口号和宗旨是倾听心声解疑释惑,见证快乐期待成功。她们活跃在教育改造一线,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成为男犯监狱里绽放的“铿锵玫瑰”。
季明,分监区生产小组长,因生产事情与同犯张三发生争吵,后被他人劝开,但张三却在夜深人静时用报纸包了一包大便,糊在季明的脸上。值勤民警当即报批监狱将张三禁闭处理,并竭力安抚季明,事态才没有进一步扩大。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季明悲愤至极,说:“只要那人走出禁闭室的那天,就是我与他同归于尽的那一天,我已经没有颜面活在这个分监区了。”细心的女咨询师蒋小霞及时捕捉到了这个重要信息,将此情况向上级作了汇报,及时为季明调换了服刑单位,然后又连续做了四次改善认知、积极导向的咨询。
走出心理阴影的季明事后真诚地说,正是咨询师蒋小霞的那一句“你即便是打赢了,也是输的!”话,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跳出过去的阴影,重新规划改造之路。季明也在最短的考核期内获得了最大的减刑幅度,三个考核期后比原先预定的提前1年刑释。“是啊,如果我不计后果报复张三,我虽然能逞一时之快,但接下来的就是扣分、禁闭、行政处分,甚至可能会被加刑,不仅前功尽弃,更不能假释。打架斗殴是没有赢家的。”走出监狱大门前,季明深有感触地说。
累犯王路,安徽人,抢劫、强奸罪,原判无期。王路从小性格内向,自从被捕之后,家里人没有来探视过一次。王路也一天天变得更加沉默,不与他犯交流,不与警官谈话,流露出厌世心理。
心理咨询师姜丽萍一方面运用矫治方法鼓励王路学会感恩、学会接纳、学会理解、学会成长;另一方面还与其探讨一些有关该犯身患的腰椎病痛自我护理的办法;同时通过网络寻找王路户籍所在县政府的联系电话,并与乡镇府取得联系。几经周折,多方努力,2011年的一天,姜丽萍最终通过网络找到了王路家人的联系电话。
姜丽萍当即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告知王路在监狱的服刑情况。原来家人并非他所想的抛弃他,只因村镇合并,王犯户籍所在地名称有所变更,其实几年来家人也一直在苦苦寻找他的下落。悲喜交加的王路特地给咨询师写了一张贺卡:感谢您为我架起了亲情的桥梁,帮我寻回了那份丢失的爱!
监狱政委姚俊良动情地说,“我们的女民警咨询师,用她们的不懈努力和倾心付出,重新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