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向警员的职业转变
――溧阳监狱扎实做好新民警教育培训工作
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如何实现从一名学生向一名警察的角色转变?如何更好地融入监狱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与职业氛围?这对于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民警和监狱政工部门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近年来,溧阳监狱立足见习民警成长实际,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以提升履职能力为重点,以文化育警为手段,不断强化见习民警教育管理工作,力助见习民警尽早成长,为监狱事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人力资源,提供可靠的力量保障。
一、抓学习,夯实业务基础
一是在学习内容上求“细”。监狱及时编制《新民警培训手册》和《新民警应知应会知识》,攘括了民警在见习期间应掌握的各类禁令规章、岗位业务知识和技能,并切实按照见习民警学习接受能力将相关知识以季度为单位,划分为三个板块,确保新民警在学习中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二是在学习组织上求“严”。监狱按“实战、实际、实用”的原则,为每名见习民警配备了业精技强的警师,警师直接负责新民警的“传帮带”工作;各党支部按《新民警培训手册》学习内容,制定每周学习计划,利用每周四的学习日组织见习民警集中学习,各党总支部负责学习考勤、记录,监狱每季度对学习记录情况进行检查。三是在学习效果上求“实”。为确保学习实效,监狱每季度组织见习民警进行季度书面考核,将考核结果在内网排序公布,并与政治工作考核、警师绩效考核挂钩;以见习民警转正考核为契机,提早谋划,在转正期满前两个月就进入转正考核阶段,每半月开展一次书面测试,以测试平均分作为见习民警转正考核成绩,极大地激发了见习民警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监狱还积极引导见习民警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深化学习成效,总结学习经验。2011年至今,见习民警有14篇工作调研文章、40余篇工作心得在监狱内网发表。
二、重转化,提升综合素养
一是着力增强见习民警的职业认同感。结合纪念建团90周年、建党91周年相关活动,组织见习民警参观革命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邀请离退休老同志作革命史、建场史讲座,开展“回顾峥嵘史,扬帆新征程”、“我与先进零距离”、“收获与憧憬”、“说出心理话,关爱促成长”等主题座谈会,增强新民警扎根基层的荣誉感、献身监狱事业的使命感和干好工作的责任感。二是着力提升见习民警履职能力。开展“岗位无隐患、执法无差错”活动,组织见习民警签订公正文明执法责任状,规范执法管理和日常履职行为;党支部每半月、党总支每季度开展一次见习民警履职讲评,对见习民警工作情况及时分析评估,并提出针对性指导性意见,不断提升见习民警的履职水平。三是着力增强见习民警纪律意识。扎实开展法制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编制2部典型案例教育片,邀请驻监检察院领导来监作专题报告,组织廉政法纪知识书面测试,强化见习民警法纪意识;监狱(企业)领导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警情分析会、廉政生活会,突出见习民警履职状态、执法执纪意识分析、教育,并组织监狱政工部门、见习民警家属、结对警师共同对有违反工作纪律、法律法规等倾向苗头的见习民警进行协助教育,不断强化见习民警的身份意识、执法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三、明重点,创新教育途径
一是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作为见习民警教育管理的重要保障。监狱根据《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出台了《新民警培训(考核)大纲》,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做好见习民警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编制了《监区党支部工作手册》,推行监区工作考核排序管理,将见习民警教育管理作为考核排序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健全有效机制,引导见习民警积极工作、争做贡献,真正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工作标准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二是将“见习民警成长导航”作为见习民警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径。监狱印发了《以师带徒工作手册》,要求警师根据新民警性格特点和知识结构,抓住新民警对自我实现、潜能发挥、未来发展的需求,和新民警共同制定“成长规划”,新民警每月对自我成长进行总结分析,警师每季度对新民警成长进度进行评价剖析,并结合新民警成长实际,及时对规划进行调整,确保新民警时时有科学明确的目标,时时能朝着目标不断努力。三是将创新文化熏陶载体作为见习民警教育管理的重要平台。监狱以《溧阳监狱宣传专刊》和《前峰警苑》电子杂志为载体,深入开展读书励志活动,积极打造精品警营文化,培育提升素质的学习氛围;以“前峰讲堂”为阵地,大力开展岗位业务知识、技能交流培训,培育争先率先的工作氛围;组织成立单车骑行、书法摄影、文艺表演等兴趣小组,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氛围,切实激发见习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