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与全区各族人民一样,本人为“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广西精神的提炼出台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并试图结合监狱变迁与发展,去深入理解“广西精神”的深刻内涵。
本人认为,首先,“广西精神”并非单是当下的广西人的“精神”,而是历年来尤其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以来,广西各族人民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其次,“广西精神”必将鼓舞全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五区”建设以及努力在西部地区“争当排头兵、率先奔小康”的奋斗目标,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以及个人的工作实际,努力拼搏,追求卓越,在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浪潮中不断超越自我。再次,“广西精神”需要全区各族人民在社会、经济及各项建设中共同维护,努力实践,大胆探索,尤其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积极工作,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来践行“广西精神”,让“广西精神”真正内化为全区各族人民自觉行动。
从广西监狱工作60多年的历史和现状来认识和理解“广西精神”,有利于监狱人民警察深刻理解“广西精神”的深刻内涵,有利于监狱人民警察在践行“广西精神”的奋斗历程中,发扬传统,牢记宗旨,坚守使命,为全区富民强桂的伟大实践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忆往昔,在共和国成立之初,在那百废待兴的岁月里,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期望,广西监狱单位的前身――劳改单位应运而生了。
恶劣的工作环境铸就“爱国、奉献”精神――
那是共和国一穷二白的非常时期,国家对创建这些“劳改单位”几乎没有多少的投入,可谓“白手起家”。广西大部分的劳改单位就是那时刚从战火硝烟上刚退下来的老前辈,以茅草建点,开荒种地,自给自足,组建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那时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老前辈们所吃的苦、所受的累,简直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当时的老前辈们,可谓共和国的元勋,劳苦功高,理应可以安享革命成果,过上较为安逸的生活,但他们怀着对建设共和国的满腔热忱,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些荒草遍野、人迹罕见、野兽出没、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劳改单位,不但对大量的国民党战犯、流氓地痞、土匪恶霸、特务分子做到了“收得了、管得住、跑不掉、改造好”,而且开垦田地千万亩,建成大小劳改农场、工厂、煤矿等单位五、六十个,为新中国的安全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可以说,在他们身上,无时无处不诠释并闪耀着“爱国、奉献”的精神光芒。
艰难的发展体现“创新、争先”――
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广大“劳改干部”及其亲属,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是多么的恶劣,他们几乎“与世隔绝”,干活两头黑,日晒又雨淋,抗严寒,战酷暑,常年工作在野外、厂棚和井下,那时的“劳改经济”对较为落后的广西地方国民经济的贡献,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以黎塘监狱的前身――廖平农场这个“劳改农场”为例,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建造了淀粉加工厂、粮食加工厂、油料加工厂、酿酒厂、造纸厂、糖厂、卷烟厂、草菇厂、酱料厂、化肥厂、农药厂、畜药厂、中药厂、石灰厂、粉笔厂、墨水厂、砖瓦厂、耐火材料厂、煤矿、铝厂、缸瓦厂、火药厂、修配厂、农具厂等大小工厂近30个,既为国家和地方创造的大量的经济效益,又处处体现出“创新、争先”的精神实质,是“广西精神”的典型和缩影。
崇高的理想信念实践“开放、包容”――
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广西的三、四十个劳改单位无偿献给国家和地方,奉献的单位数量、经济总量、土地面积等都占当时劳改单位的大部分,包括今天的大中型企业桂林漓江印刷厂、柳州第二空压机械厂、南宁水泥厂、玉林柴油机厂、玉林制药厂等。还有,在那个特殊的岁月了,监狱系统不少老同志即便是每天在恶劣的环境里默默工作,同样也有不少人被套上“牛鬼蛇神”的帽子,遭到错误批斗、隔离审查,受尽非人的折磨,甚至被迫害致死。但他们仍然以大局为重,凭着对党和人民的崇高信仰,忍辱负重,坚守在维护国家社会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第一线。单是廖平农场,1984年就有116老同志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想想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多么的志存高尚,这也同时具体诠释了“开放、包容”的“广西精神”。
艰苦朴实的监狱人处处力行“团结、和谐”――
在广西的监狱发展史上同样也无处不体现“团结、和谐”。一个个监狱单位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发展壮大,靠的是历代监狱人众志成城,合作共勉,互帮互助,自娱自乐;靠的是各监狱单位之间荣辱与共,精诚合作,互通有无,“天下劳改是一家”;靠的是监狱单位与地方政府、周边群众的不分你我,和谐共处。以廖平农场为例,有史为证,1958年由于天旱,农场附近的洋桥、陶邓各乡社缺乏种苗,农场送去红薯苗12万斤、水稻优良品种3000斤、花生麸2000斤、优良种猪11头,并派技术员帮群众修的水库进行测量、绘图、设计等。周边群众近两千名男女社员则敲锣打鼓自带伙食来农场帮助插秧、秋收,到处体现出一派“警民鱼水情”的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
继往开来的当代监狱人民警察继续践行“广西精神”――
历史的车轮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监狱工作的发展进入了社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快车道,新一代广西监狱人民警察为了给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科学、严格、文明管理罪犯,固守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对罪犯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和心理矫治工作,把大批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藏垢纳污、危害社会、好逸恶劳之徒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和社会有用之人。他们在寂寞中坚守自身的使命,在清贫中奉献青春智慧,在平凡中书写非凡人生,用监狱人特有的理想信念,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这些,同样也是“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广西精神的真实写照。
历史和时代赋予了“广西精神”博大精深的内涵,深刻理解和努力践行“广西精神”,有助于我们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有助于我们提升个人的精神品位,有助于我们在风生水起的时代浪潮中珍惜时光,努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时不我待,自觉融入到践行“广西精神”的时代洪流中去,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岗位做起,加强学习,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职务:广西区黎塘监狱宣传教育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