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街坊们在门前支起炉灶,旺旺的炉火把锅里的粽子煮得香气四溢,闻到整条街都弥漫着淡淡的粽香,我才蓦然惊觉,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
警戒工作改革后,单位食堂调走了两名员工,近日,食堂又增加了给中午值班民警送午餐的任务,我的工作任务变得繁忙多了,加上有其他家庭琐事,所以打算今年端午不算包粽子。在外地上学的女儿电话里,说很想吃我包的粽子,要我包粽子托人带给她。一位同事也一个劲地鼓动,说愿意替我上一天班,让我顺带也帮她包三斤米的粽子,于是我决定包粽子。
端午前一天,天刚亮我就赶到市场购买大糯、芝麻、绿豆、板栗和猪排骨。粽叶早备有,是前段时间摘回的箭竹叶。晴天时,把箭竹叶摘回来,捆成束在阴处晾干。阴干的箭竹叶最大的优点是包出的粽子外观黄爽亮丽,香味浓郁,它的柔韧和漂亮其他竹叶无法相比。绑粽子用的篾绳,隔壁阿婆也已备好。篾绳是阿婆用一大把的水竹破成细细的篾子阴干制成的。包粽子的糯米得先用土碱水泡制,用土碱水泡米制作的粽子风味、口感更佳。土碱水的制作也挺复杂,它是阿婆将早几天上山割回的几大捆黄荆树的枝叶晒干后烧成灰,再用热水浸泡两个小时,滤出灰渣沉淀而成。糯米用碱水泡一个小时就合适了,泡的时间不够或过久粽子都不好吃。夏天的粽子不放冰箱,一个星期也不会变味。
我开始制作馅料:将猪排骨斩成长约1.5寸的件,用料酒、盐、胡椒粉、十三香、酱油、蚝油腌制。黑芝麻炒出香味、冷却后碾碎成末,拌入腌制好的排骨里。绿豆焯水沥干,板栗剥壳洗净。粽叶及篾子在沸水中烫软、用清水洗净待用。
准备工作就绪,就开始包粽子了。每次包粽子阿婆都会过来帮忙。只见阿婆娴熟的把几张粽叶铺在掌上,头尾互相拼接,形成一张紧密的大叶子。舀一汤勺米摊开在叶子的中间,加入绿豆、板栗、排骨,再盖上一勺米,将一端的叶子交叉、合拢、对折,调转另一端重复如是,用一根两至三米长的篾子均匀有致的捆扎,捆扎要松紧有度,过松馅料的味道会流失,过紧了煮好的粽子柔软度又不够。捆扎完毕后用剪刀修剪整齐,一只粽子就包好了。
阿婆的老家以包粽子出名,包粽子是她的拿手绝活,我跟她学了四年。我包粽子的速度慢,包得不如阿婆的漂亮。阿婆包出来的粽子,顶部像女性的一双乳峰,配上黄爽的粽叶和整齐有序的篾子,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让人在剥粽子时候,还可以品赏她迷人的美丽。
煮粽子也颇有讲究。用大铁锅把水烧开后,才放入粽子,这样外层先熟的糯米可以很好的把馅料的味道锁住,吃起来口感才柔爽绵香。煮粽的过程,火不宜过旺更不能熄灭,水要始终保持合适的沸腾。阿婆教我包的粽子,一斤米只包四个,这种大个头的粽子,要煮上7―8个小时。我在院子里搭起炉灶烧火,放入几根碗口粗的柴火,从中午一直煮到晚上八九点,粽子才可以出锅。
我包的粽子虽然没有阿婆包的好,但却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女儿在市里读中学的时候,她宿舍里几个来自不同县份的同学品尝了我送去的粽子都赞不绝口,把它誉为班级第一粽。去年端午节,丈夫所在的监区有一名年仅19岁的服刑人员,因对前途失望加上父母离异将他遗忘,心灰意冷而迷失了方向的他割伤手腕自伤自残,被送往医院治疗,轮到丈夫和另外一名警官值夜班看护,丈夫请示领导同意后,带上我包的两个粽子,耐心地开导他。那小伙子慢慢的吃着粽子,突然失声痛哭起来,是粽子唤起了他几乎崩溃了的亲情。出院后,他脱胎换骨般变了个人似的,振作而发奋起来,积极改造,每个月都还能拿到近百元的劳动超额奖。
晚上八点多,我将煮好的粽子从锅里捞起。这时丈夫来电话,说监区今晚训练要晚点回来。热腾腾、香喷喷的粽子摆在客厅茶几的盘子上,房子里弥漫着一种熟悉的粽香,我的心头也荡漾起一股别样的粽子情结。
作者:广西鹿州监狱后勤保障中心黄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