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的宜州监狱

时间:2012-08-26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早晨,阳光照耀,这一方天地,庄严而充满朝气。

岗楼、卫兵、高墙;草坪、绿树、国旗;还有响亮的口号声和精神振奋的队列……,这里处处透出一种秩序与教化的氛围。这,就是一所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一个全国监狱劳教工作先进集体----广西宜州监狱。

风景如画,歌传四海。宜州监狱位于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宜州市城西。宜州监狱的前身是广西罗城监狱。根据国家监狱布局调整战略和监狱发展的需要,2009年10月,监狱从罗城县搬迁至宜州市新址,2010年1月,获司法部批复正式命名为广西宜州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一个改造人的场所,宜州监狱始终坚持“三个首要”:即以确保监所安全稳定为首要政治任务,以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为首要标准,以公正廉洁执法为首要价值追求,抓队伍,强管理,促改造,着力打造具有规范、现代和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文明监狱。

自2003年以来,宜州监狱持续保持安全稳定,服刑人员改造质量不断提高,改好率保持在98%以上。警察队伍连续10年实现无违法违纪目标,服刑人员对监狱警察执法满意率达到98%。

监狱从严治警,打造了一支过硬的警察队伍。这支队伍忠诚守责,敬业奉献,公正廉洁,创先争优。监狱始终把严格队伍管理、狠抓素质提高作为强化队伍建设的两个关键紧紧扭住不放。坚持强化制度落实和警察遵守工作、执法、行为“三个规范”,实行岗位练兵常态化,有效地提升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近5年来,有30多人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拥有2010年度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牙韩雄,2011年全区监狱系统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文星胜等一大批优秀的监狱人民警察,有力促进了监狱工作跨越式发展。

狠抓监管改造,不断凸显改造人的成效。监狱扎实开展服刑人员思想教育、管理教育、入出监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六大教育”。强化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养成,创新教育改造工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个别心理辅导等,推进心理矫治工作个案化,常态化;不断加大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出监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和引进社会教育资源,在监狱内开设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在监狱内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邀请社会几十家企业到监狱来,举办服刑人员刑释就业推介会。通过各项新举措,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打牢基础,创造更多条件。2011年以来,宜州监狱服刑人员刑满释放时,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98.57%。

为了进一步提升监狱工作水平,监狱党委一班人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带领全监广大警察职工,积极开展平安监狱、法治监狱、文化监狱建设,在强化监管工作规范管理,打造高素质警察队伍,推进监狱文化发展等方面狠下功夫,开展了落实工作规范流程,深化岗位大练兵,活跃监狱警察文化和监区文化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浓厚监管场所的法治文化氛围,使监管改造工作的品质和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刑人员时时处处受到熏陶教育,改造效果不断凸显,受到上级表彰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站在一个阶段成绩的台阶上,面向监狱科学发展的未来,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李明乾给我们宏观描绘了一幅宜州监狱的愿景:“我们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团结奋进,深入推进平安法治文化监狱建设,努力打造出一个管理高度规范、设施先进完善、文化特色突出、服刑人员改造成效显著的一流监狱!”

宜州监狱正阔步迈向这个目标,宜州监狱的未来必将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广西宜州监狱梅明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