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凤城监狱的青年民警开展共青团活动多了一个平台――微博,监狱用这种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为他们搭建了沟通的连心桥。
“现在我们正走在去捐资助学对象小琴家的路上”
“走了近2个小时的山路,终于来到小琴的家里,她看到我们时显得很激动,一个劲地冲着我们微笑,虽然比我们上次见到时高了一点,但身体还是那么单薄”
“我们和小琴聊起了学习的情况,并把买来的书递给了她,她爱不释手地翻阅起来,对知识的渴求让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告别了小琴和她的父母,走在返程的路上,回头看着他们逐渐变得模糊的身影,我们默默在心里说着,下次我们还来看你”
这是凤城监狱团委开展的一次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活动,一条条微博实时记录着走访的全过程,引来粉丝们的关注,他们中既有监狱的团员青年,也有素不相识的“网民”,不少人还对此次活动作出了评论,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对监狱共青团工作和贫困学生小琴的关注。
“在微博成为当下网络中最流行的时尚元素,深受青年人的喜爱和追捧时,共青团组织要紧扣时代脉搏,用新媒体吸纳‘新’青年,在网络世界里发出我们的声音”,凤城监狱团委负责人如是说。为此,一个名为“凤城监狱共青团”的微博于今年年初正式上线运行。监狱团员青年成为了微博里的第一批“听众”,每一条新的信息在下班时间发布后,这些青年人会迅速作出反应,吐露出自己的心声,七嘴八舌地评论起来,每天登录一下监狱共青团微博似乎成为了他们的习惯。为了提升人气,监狱团委向所有青年民警职工发出了邀请,随着“听众席”上人数的增加,微博的关注度也在节节攀升。丰富微博内容,提高信息的含金量也迫在眉睫。负责管理微博的几名团委委员商议后,对微博内容及时进行了调整,除了发布共青团工作信息、“实况转播”团委开展的主题活动以外,还定期在微博上送出励志小故事和名言警句,为青年人送上“心灵鸡汤”;结合当下形势,抛出热点话题供团员青年进行讨论,如:近期,针对奥运会赛场上出现的有运动员消极比赛的现象,引发了大家对“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话题的思考;最近推出的“讲身边的新鲜事”更是让青年人打开了话匣子。通过这些内容丰富的“微博活动”,不仅扩大了凤城监狱共青团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用“微博”架起了与青年民警职工的“连心桥”。
而“微博”只是凤城监狱共青团加强网络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针对 “80后”、“90版”等“拇指一代”的青年民警逐渐增多而网络又成为青年人重要“集聚地”的这一现状,为了贴近青年,让青年人在虚拟的世界里健康成长,凤城监狱积极进行探索,在充分运用传统方式之外,还充分借助微博、QQ群、微信等网络载体服务引导青年,并在网上开通了“支部空间”,共青团工作全面进入了e时代,广大团员青年在网络里有了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