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为首,抓好日常管理工作。印发《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组织罪犯学习、背诵,并通过授课、抽考,以及罪犯违规违纪行为剖析等方式,让罪犯树立身份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严格按照《一日改造行为规范》要求,从队列训练、生活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规范罪犯的言行举止,培养罪犯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为本,突出教育改造工作。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自主编写入监教育教材,建立《诚信明理教育》《消除投机心理 端正改造态度》等十大专题教案,做到教育方式图文并茂,教育内容通俗易懂。组织罪犯收看入监教育专题片,开展法律咨询专题活动,消除罪犯入监思想疑虑,树立自觉改造的信心和决心。认真开展新犯COPA-PI心理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成立“新入监罪犯心理干预模式攻关小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严格落实“十必谈”制度,统一个别谈话记录本,并将谈话记录随罪犯副档一起移交至各监区,确保个别教育的延续性。
“全”为基,了解罪犯基本情况。罪犯入监后,监狱就对每一名新犯开展深入的信息调查工作,全面了解罪犯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社会关系、技术特长、心理状况、改造态度、改造阻力及改造目标,做到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和相关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改造、落实监管措施打好基础。
“矫”为策,做好评估矫正工作。积极构建“以推进个案化矫治为总走向,凸显方案设计的个体化、教育处遇的个别化、矫正技能的个性化”的罪犯个体化改造方案评估模式。从索情锁证、心理测验、合理信念调查、结构性调查、人身危险性评估和罪犯改造需求调查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估,全面了解掌握罪犯入监后的基本情况、认罪态度和思想动态,对其危险性、改造难易度等,进行罪犯个体化差异评估,确定其改造目标,制作罪犯改造规划书,进而对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调查回访,客观真实地反映入监教育效果。
“评”为尺,强化考核验收工作。采取定期模拟考核和不定期综合考核的形式,通过谈话、笔试、现场演练等方式,强化入监教育考核,促进入监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灵活的考核验收方式,改变以往入监教育后罪犯“只会背,不会做”的现象,突出罪犯行为养成规范,也较好地解决部分罪犯文化水平低考核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