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监监狱:探索更科学的行刑理念

时间:2012-10-18信息来源:四川法制报作者:

出监教育带给服刑人员更多的是一种自信、坚定,一种向上的力量和一份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本报记者 赵文 文/图

  与其说是监狱,不如说是学校。明亮的教室、专业的老师、崭新的用具……

  2011年8月,锦江监狱正式转型成为我省第一所出监监狱,成立“锦程职业技能培训总校”,实行“监校合一”的模式。和其他出监监狱、其他监狱的出监监区不同,在锦江监狱,学员们不仅在学习技能的项目上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将接受更多的适应性训练,让他们从技能、心理等各方面回归社会

  培训技能 更培育人格

  在做过10年教师的锦江监狱监狱长黄建华看来,锦江监狱的转型更让他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对于服刑人员改造,黄建华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传递一种向上的力量,让服刑人员拥有一颗向善的心。“在锦江监狱,更多的让我意识到了身上的责任,学会了感恩、孝道,人格变得更加完善。”在锦江监狱的5个月,李太明有这样的感受。

  今年年初,锦江监狱在原有的烹饪、陶艺、计算机、裁缝等专业基础上,又增加了汽车美容、动漫设计和种养殖三个专业。除学习技能外,服刑人员还要学习国学、心理、法律等课程。此外,还设有狱外实训、模拟训练等出监教育培训。在这里,服刑人员被称为“学员”,他们也不再身着条纹状的囚服。

  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刘志诚曾表示,建设出监监狱,对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集中开展整训教育、培训教育、康复适应性教育和回归社会教育,不仅能让服刑人员掌握一门谋生技能,更为临释人员适应社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铺就一条绿色通道,让他们在释放前逐步适应社会生活。

  刘志诚说,当前监狱行刑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惩罚,更在于修整和恢复受损害的社会关系。通过监狱科学的管理,开展针对性教育,让服刑人员真正学会做人做事,顺利回归社会。刘志诚表示,出监监狱在严格、规范管理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复合型素质教育、举办专业技能培训、开办狱内创业培训,实施社会适应性拓展训练,体现了更为科学的行刑理念。“这将标志着我省监狱开始由关押型向教育型转变,全省监狱的转型发展将进一步提速。”

  据了解,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在总结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丰富完善出监教育模式,将重点放在提升素质教育、技术教育和创业培训的实效性上。同时,还将进一步增强服刑人员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训,创新狱内外模拟训练的有效模式。

  需要更多社会的力量和爱心

  其实,在长达14年的监狱生活中,李太明并没有浪费。

  “刚进监狱的时候,我连电脑打字都不会。后来我自学了photoshop、方正飞腾等一些排版、设计软件。”李太明介绍,他还曾在监狱里给服刑人员培训过相关技能。出狱后,李太明想继续做设计、排版方面的工作,他曾到公司应聘,但由于自己有过犯罪记录,最终他没有被录用。“自强不息,固正更生”是锦江监狱的校训。锦江监狱正在积极联系企业,希望成立更生扶助金,为一些改过自新,想要创业但没有启动资金的服刑人员提供资助。但监狱民警说,目前确定建立合作关系的爱心企业只有一家。同时,监狱方也正通过各种途径为想要创业的刑释人员提供帮助。

  像李太明一样,想要创业但苦于没有资金的刑释人员并不少。据锦江监狱回归指导中心科长孙勇介绍,很多想创业的刑释人员没能实现想法的原因就在于资金问题。虽然,之前有政策,服刑人员通过SIYB创业培训,就能申请5万元的无息贷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目前能获得贷款的人几乎没有。

  为了帮助学员到狱外开展实训工作,锦江监狱多方努力,希望找到有爱心的企业提供实训基地。但就目前来看,锦江监狱找到的社会企业屈指可数。现在三圣乡的一家农家乐愿意为烹饪技术的学员提供狱外实训,毛家湾一家企业愿意出租场地为监狱开展大规模的种养殖培训外,但还没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为监狱提供狱外实训基地。

  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无缝对接

  张启回家后,大竹县司法局得知其住房倒塌、生活困难,及时安排专人协调处理。在县司法局、镇司法所的协调下,政府为其发放了困难补助金,并补助3000元钱 和2万块砖用于修缮房屋。李太明回家后,当地司法所所长多次到家中和其谈话,了解到生活困难,并积极帮助沟通。

  不管是李太明还是张启,在回归社会后,当地司法局、司法所在他们回归后都给予了很多帮助。实现出监评估、衔接管理、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化“无缝对接”,对于刑释人员新生有积极的鼓励作用。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建平曾表示,对于服刑人员的生活困难,比如落户、就业和婚姻等个人实际困难,社区要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解决。如果服刑人员出狱后,在政府相关部门不提供相关服务的情况下再次犯罪,并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并把这个工作作为相关政府部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政治处 法学硕士易镁金也有相同看法。她曾表示,获释后再次犯罪的内在原因在于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包容度不够。她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辖区内刑满释放人员的走访,通过安抚和物质帮助,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心。

  对于锦江监狱来说,增强和各个相关部门的有效合作也是未来的必经之路。“我们整个回归指导中心民警就几个,但是随着一批批学员的来去,我们需要跟踪回访的服刑人员和帮助解决的问题将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单纯依靠我们几个民警是无法实现的,更多的还是要靠当地的司法局和相关部门来解决。”锦江监狱回归指导中心民警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