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监狱探索“三大机制”助推青年民警成长

时间:2012-11-04信息来源:垫江监狱作者:

在全市监狱系统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垫江监狱本着“科学引导,提供平台,实践锤炼”的青年民警培养理念,有重点、多层次、分步骤地探寻了青年民警培养模式,促进了监狱青年民警人才的梯队式发展。

“立体式”帮带机制,引导青年民警快速入门。监狱抓住分配新民警到基层一线工作的有利契机,及时出台了《新民警“跟踪培养”活动实施意见》,有效提高了新民警参加监狱工作的适应能力。一是选择上求“优”。基层各监区为42位新民警都选择了素质好、品行优、有5年以上一线工作经验的民警作为师傅,主要传授新民警岗位工作实战本领。同时,基层各监区充分发挥调研员、副调研员“余热”,为他们专门找好了各自的“新民警学生”,运用他们人生阅历丰富的优势,每周对他们进行一次谈话,从思想源头上推动新民警热爱监狱警察这份职业。二是指导上求“细”。《实施意见》中详细地罗列出了“老师”的16条职责、“学生”的21条义务和“出师”的14条标准,并要求“老师”、“学生”分别制定出培训计划和学习计划,增强了各自的责任意识,保证了监狱工作知识在交替过程中的有效衔接。三是考核上求“严”。三个月的“师带徒”结束后,监狱将抽调专人组成考核小组予以考核,一方面,结合“老师”的履职表现情况,由“学生”对其进行量化评估。另一方面,除了组织新民警参加业务知识闭卷考试之外,还对其进行背点名、抽背“四知道”、队前讲话等基础技能测试。最后根据综合结果,评选出“最佳师傅”和“最佳徒弟”,从而检验活动的实际效果。

“侧重式”辅导机制,加快青年民警提升素质。监狱立足青年民警发展需要,在认知和实践两个方面狠下功夫,抓好、抓实、抓细了青年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进行了思维锻炼。监狱团委以“怎样看待组织、怎样看待工作、怎样看待自己”为主题,通过内部网络平台,组织近70名青年民警在线专题讨论,切实强化了青年民警敬业意识、法纪意识、廉洁意识。此外,监区主要领导每月给所在监区青年民警上一堂辅导课,用身边榜样的实例,指导青年民警克服急功近利、敷衍躲避的不良思潮。二是进行了岗位练兵。按照基层基础年活动的有关要求,全狱11个监区结合监区管理性质和民警岗位职责,有重点地选择现场掌控、教育讲评、犯情研判、应急处突等作为练兵内容,自发开展了青年民警警体技能、生产技能、管教技能等比拼竞赛共计16次,进一步提升了民警的一线执法水平。三是进行了岗位轮换。监狱集中在8月,对连续3年在同一岗位工作的23名青年民警进行了岗位调整、轮换,既增加了青年民警从事新岗位工作的挑战力度,又形成了基层各监区交叉培训青年民警的良好局面。

“多样式”发展机制,帮助青年民警岗位成才。监狱积极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青年民警搭建各种舞台,稳步开展青年民警“推优”工作,不断巩固青年民警骨干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进一步严格了组织培养。监狱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将入党积极分子转为发展对象的考察内容具体细化为政治立场、工作实绩、八小时之外表现等方面12条准则,严明纪律,逐条考核,以此挑选了5名青年民警作为党员发展对象。二是进一步注重了专业培养。监狱鼓励青年民警依托成人考试、自学考试、报考在职硕士研究生等方式努力学习法律、心理咨询、网络技术、临床医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提倡青年民警尽力参加职业医师、网络程序员、心理咨询师等任职资格考试,并对考核合格者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截止8月,先后有2名民警获得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和公共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学历,在青年民警中树立了榜样。三是进一步加大了实践培养。监狱有意识地让青年民警骨干从事狱政干事、狱侦干事、教育干事、分队警长等职位的工作,让他们在“急、难、重”的一线管理工作中,日渐完备青年民警骨干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综合能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