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监狱:推进文化建设 引领监狱发展

时间:2012-11-13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日前,福建省委政法委在厦门召开全省政法系统教育实践活动汇报会及政法基层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榕城监狱在会上作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并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系统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也是全省监狱系统唯一受表彰的先进单位。

一、强力推动文化建设。监狱党委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宏大的战略任务,摆在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强力、持续、有序推进。一是计划部署到位。以争创第十届、十一届省直文明单位为契机,从2006年起,按照“宣传、建设、推进、深化、提高、巩固”的步骤和要求,每年制定“行动图”,拟定“时间表”,落实“任务书”,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分步走”战略,开创了一年一个目标、一年一个品牌、一年上一个台阶的可喜局面。二是人才保障到位。适应监狱文化建设需要,全面实施人才兴监战略,建立了政工行政、教育改造、经营管理、财务审计、理论研究等6类103名民警组成的专家库,成立了瑜伽、足球、太极拳等16类300多名民警参加的文化兴趣业余活动小组,组建了科学、文化、艺术等6类52支罪犯文化活动小分队,不断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三是督查落实到位。把文化建设列入机关效能考评、队伍建设考评和年度先进基层党支部考评内涵,监狱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挂靠政工部门,定期组织检查考评,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绩效奖金、外出考察、提拔任用等挂钩,促进监狱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二、着力搭建多样平台。坚持高标准、高投入、高品位,以硬件、环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为文化建设发展繁荣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着力建设警察文化“三个阵地”。共投入200多万元,建设篮球场、健身房、瑜伽馆、乒乓球室、羽毛球馆、老干活动中心等民警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电子阅览室、警体器材室等民警文化教育阵地,建设内部局域网和文化走廊,形成体现时代精神和监狱特色的文化宣传阵地。二是着力建设矫治文化“三个工程”。建设宣泄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治疗室,实施罪犯心理矫治工程。建设狱内广播站,每月刊发《榕光报》,设置中队宣传栏,推进狱内文化宣传工程。每个中队设置一间图书室、一个活动场,深化罪犯素质提升工程。三是着力建设企业文化“三个平台”。每年平均投入300多万元,加强车间生产区规范化建设,强化硬件平台。投入93万元,设立电器维修、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等罪犯职业技术实训室,打造技术平台。建立企业内部网站,构筑信息平台。

三、倾力打造特色品牌。探索创新,倾力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监狱文化品牌。一是打造以人为本的警察文化。坚持以“信念”文化锻造民警队伍。扎实开展“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大力弘扬以“从严治警、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开拓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垦精神”,努力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执行”文化锻造民警队伍。积极开展“我为管理精细、管理创新建言献策”等活动,引导广大民警树立监兴我荣的责任意识。坚持以“廉政”文化锻造民警队伍。深入开展“四查纠一提高”、“五个一”廉政教育、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等活动,提高民警公正廉洁执法意识。坚持以“形象”文化锻造民警队伍。持续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当“先进标兵”等活动,激发民警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组织篮球、拔河、登山及运动会等比赛,展示民警队伍健康、积极的精神风貌。二是打造潜移默化的矫治文化。围绕贯彻监狱工作宗旨和“首要标准”,不断培养和提高罪犯的文化兴趣和文化自信,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加强罪犯“法治”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创“文明号房”和“文明楼层”活动和“监区似我家、稳定靠大家”活动,引导罪犯树立集体荣誉感。加强罪犯“道德”文化建设。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罪犯学习《弟子规》,利用中华传统节日,组织亲情会餐、会见等,促进罪犯悔过自新。加强罪犯“人本”文化建设。组织罪犯参加扫盲、初小等文化补习班,参加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实训;广泛开展“激情广场大家唱”、文艺汇演等健康文娱活动,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矫治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三是打造务实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符合罪犯劳动改造需要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监狱企业发展的软实力。精心培育监狱企业“安全”文化,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讲座、演练等活动,确保监狱长治久安。着力打造监狱企业“质量”文化,开展“资信调查、产前评审”等活动,实现合作厂家靠大、靠强、靠优;开展“以老带新”、“实践带教”,强化民警服装加工技能培训;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强化罪犯劳动现场规范管理。积极构建监狱企业“形象”文化,加强监狱企业标识和品牌形象、加工产品展示厅、文化墙等建设,采取板报标语、劳动竞赛、企业文化论坛等形式,出精品、树品牌,全面推进监狱文化建设大发展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