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忠诚铸辉煌
见证渝州监狱十年成长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
2002年,渝州监狱开工建设。建狱十年来,监狱始终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在改革中发展,在规范中前行,不断改善监狱执法环境,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和民警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十年,弹指一挥间。渝州监狱人始终迈着坚实的步伐,历经风雨,以十年磨一剑的汗水和心血,砥砺奋进,书写着对监狱事业的忠诚与奉献。
(一)创业篇
渝州监狱第一任监狱长姚晋新
“画地为牢”的艰辛
扬子江畔、铁山坪下,渝州监狱裙楼叠起,巍峨屹立。然而十年前“画地为牢”的艰辛场景,对渝州监狱第一任监狱长姚晋新而言还历历在目。
1997年,重庆直辖。面对全市监狱地理分散、监管设施陈旧,关押能力不足,特别是重型犯关押矛盾特别突出的现状,经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新建一所高度戒备的重刑犯监狱,后经市编制委批准命名为重庆市渝州监狱。
2000年3月,由姚晋新等四名同志组成的筹备小组很快投入到了新建监狱的论证选址过程中。“辗转千里、涉足百地可是一点不夸张。我们筹备组对主城区闲置土地的了解甚至比当时有关规划部门的同志更清楚。”姚监狱长回忆。由于当时财政薄弱,为响应司法部提出的“三个转移”要求,要在主城区内寻找一块合适的土地,四名同志都磨穿了多双鞋底,脚底不断磨出水泡又结成疤。
2002年1月30日,渝州监狱最终定址于江北区唐家沱巴豆园。同年4月,渝州监狱正式收押罪犯。
创业艰难百战多。渝州监狱一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时还要管理收押服刑人员。经招兵买马,到2003年,监狱总共有30多个民警。由于没有办公场地,只得租用当地村民的民房,民警自己动手做木凳、办公桌和床。白天,民警们挽起裤腿,带着草帽,和服刑人员一道在工地上施工搞建设。晚上,蚊虫作伴,民警们连铺就寝,谈天说地。当地村民戏说,“这哪里是干部?和我们农民有什么分别?”姚监狱长回忆,由于当时经费紧张,春节想让大伙一起吃个团圆饭都没钱,最后还是房东老板安排大家一起团年。虽然说苦一点累一点,但民警们都能够坚持和克服,没有任何怨言。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在那样一个“通讯靠吼、交通靠走”的艰苦环境下,渝州监狱创业人硬是凭着“在石头上栽树”的精神,在各级党委的关心支持下,于2005年完成了监狱一期工程。后经过2年建设,一座总投资1.4亿元,关押规模达4000人的新监狱全部建成。
(二)守业篇
渝州监狱八监区监区长罗继成
规范化管理守基业
“李强!”“到!”
“张成雄!”“到!”
……
参加考核的民警林莺从第一排开始,一排排地从服刑人员背后走过,通过对这些“光头”的背影判断,几乎不加停顿的报出每个人的姓名。监区长罗继成则跟着林莺,也一排一排的在服刑人员的前头走,核对着他们的名字和姓名牌。55秒,80名服刑人员的名字从林莺的口中一个不错的全部报出。接着,下一个民警又对另外80多名服刑人员进行了背点名……这是渝州监狱八监区对民警进行日常考核的一幕。
据了解,像这样的规范化管理在监区处处有体现。日前,渝州监狱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百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罗继成指着办公室墙上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计划表说,“这表上列了10项安全隐患,经过为期2个月的排查整治,目前已经排查了8项。”
为何如此重视对监区的规范化管理,罗继成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只有规范化管理,才能守好老一辈监狱人创下的基业!”
2004年,罗继成转业后选择来到监狱。当时渝州监狱还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他见证了不管监狱领导还是一线民警扎起裤腿,风吹雨淋的艰苦创业历程。如今,监狱成长了,但创业史不能忘,作为监狱的中坚力量,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扛起监狱稳定和发展的大旗。
(三)亲历篇
渝州监狱在押服刑人员
“我是特殊的见证者”
服刑人员邱全(化名)算是渝州监狱的“老人儿”,2004年,他因非法吸取公众存款罪和职务侵占罪被判刑20年,在渝州监狱服刑改造已有8年。“改造环境越来越好,饮食越来越丰富,各种文体活动精彩纷呈……”说起监狱这些年的发展变化,邱全这个特殊的见证者如数家珍。
近日,邱全在监狱的帮助支持下还准备出版自己在狱中写作的一本小说。他说,记得刚入狱时,自己从一名房地产商沦为阶下囚,巨大的落差让他万念俱灰。后来,监狱民警得知他有一定文学天赋后,积极鼓励他在劳动改造之余进行文学创作,还为他提供了电脑等写作条件。有时民警也为他提供写作思路,激发他的创作灵感。随后,他在系统内的各种杂志上发表了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数十篇。今年6月,一部长达17万字的反映新农村建设的长篇小说也脱稿完成。
为贯彻落实“首要标准”,渝州监狱不断丰富教育改造手段,注重对服刑人员进行分类管理。还通过引入专业心理咨询队伍,加强与专业心理机构合作,积极发挥心理矫治对服刑人员的教育作用。在每年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亲情帮教活动,大力开展走访服刑人员家属活动,增强了服刑人员的改造动力。
(四)展望篇
渝州监狱党委书记 监狱长冉崇华访谈
重上新征程 再谋新发展
记者:冉监狱长,您好!渝州监狱建狱已有十年,十年的发展历程给您在监狱工作上带来一些什么启示?
冉崇华:过去十年,是渝州监狱攻坚克难,艰辛创业的十年,也是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十年。这十年的奋斗历程让我深深感到,要实现渝州监狱的安全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四项工作。
一是坚持依法公正执法。依法公正是监狱执法工作的基本准则,是监狱行刑工作的生命线。只有毫不放松地坚持这个基本准则,坚定不移地信守这个生命线,才能更好地彰显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监狱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
二是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确保监狱安全稳定是巩固党的政权、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需要,也是监狱公正执行刑罚,惩罚改造罪犯,促进监狱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稳定的首位意识,毫不放松的抓紧抓好监狱安全稳定工作。
三是坚持以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贯彻执行“以人为本”和“以改造人为宗旨”监狱工作方针的本质要求,是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和预防犯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检验监狱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监狱工作任何时候都必须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提高罪犯改造质量这个中心。
四是坚持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将在监狱服刑的罪犯群体改造成为不再危害社会的守法公民,关键要靠监狱民警队伍群体卓有成效的工作,要靠监狱民警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打造一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民警队伍。
记者:您是怎样看待新时期渝州监狱的发展形势?
冉崇华:从监狱面临的发展机遇看: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今后,社会管理必将更加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必将更加完善。加上通过过去十年的开拓进取,我狱的执法环境不断改善,民警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各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执法行为不断规范,罪犯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不断强化,为我狱下一步提档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复杂,维稳形势更加严峻;加之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贯彻实施,对于渝州这个重刑犯监狱来说,其监管与被监管的矛盾必将更加突出,惩罚与反惩罚,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必将更加尖锐,监狱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必将更加繁重。对此,我们必须居危思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作好应对各种挑战的思想准备和策略准备。
记者:在这样的形势下,今后几年,渝州监狱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怎样的?
冉崇华:渝州监狱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正确执行刑法修正案(八)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坚持以创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为目标,以创建“五好监狱”为载体,以确保监狱安全稳定为重点,以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不断提高监狱防控能力,不断提高民警工作执法水平和管理、教育改造罪犯的业务能力。渝州监狱将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重上新征程,再谋新发展!(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