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监狱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纪实

时间:2012-11-14信息来源:垫江监狱作者:

 

金剑之光映明月  文明之花耀警徽

――重庆市垫江监狱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纪实

垫江监狱坐落在大巴山余脉的明月山下,地处渝东北的垫江县桂溪镇西湖村,距县城5公里,占地约450,是一所以室内加工为主的高度戒备监狱。

2009年以来, 垫江监狱党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狱民警职工,在市司法局、监狱局的领导下,秉承“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的执法理念,以创建工作为统揽,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围绕全市监狱工作大局,始终坚持监狱业务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使蕴藏在民警中巨大的精神力量,变成了攻坚克难的物质动力,有效维护了监狱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谱写了监狱工作全面协调、平稳发展的新篇章。先后获得重庆市市级现代化文明监狱等荣誉称号,并继1999年、2003年、2007年被评为重庆市市级文明单位后,近日被重庆市委、市府授予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

重组织  抓落实  齐抓共建打好“合力牌”

创建工作是一项涵盖监狱业务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继2007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后,垫江监狱没有躺在荣誉簿上止步,而是在原有创建的基础上,爬坡上坎,继续加油。从2009年以来,监狱党委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统揽监狱业务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做到了“五到位”。

加强领导,组织到位。监狱党委每年定期召开6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制定了创建工作三年规划、年度计划,完善了《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监狱长任组长,监狱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班子其他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创建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全狱创建的日常工作;与此同时,各监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处理本监区创建工作的日常事务。

提高思想,认识到位。在创建过程中,监狱坚持把“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作为创建理念,不断提高思想,统一认识,坚定信心。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监狱各级各单位,严格按照每年度《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结合实际,研究细化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在每年初及三季度,层层组织民警职工和罪犯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推进会,让全员明确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当年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不断提高思想,统一认识,坚定信心。

目标分解,责任到位。每年初,监狱在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了标准制定和目标分解,实行监狱与监区(科室)、监区(科室)与民警职工层层签订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真正做到了创建工作层层抓,人人头上有指标。

创建造势,宣传到位。监狱在及时召开动员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墙板报、挑应战书、宣传标语、内部刊物、广播电视等形式和载体,广泛宣传,为创建造势。2009年至今,全狱每个监区都开通了创建工作专题广播,每年举办专题墙板报或黑板报36期、宣传栏12版,制作悬挂或张贴宣传标语220余幅,每个监区的服刑人员都写出了保证书,部分监区内部之间还开展了挑、应战活动,较好地营造了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克服困难,投入到位。在健全创建工作领导机制、营造浓厚氛围的基础上,监狱千方百计克服资金紧张的不利因素,不断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投入。2009年来,累计投入近500万元资金,强化创建工作的软硬件建设,有效确保了创建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由于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形成了全狱“上下联动、人人参与、各司其职、齐抓共建”的创建工作新格局。

重班子  抓队伍  综合建警打好“保障牌”

    在监狱创建工作中,垫江监狱党委班子始终坚持率先垂范,响亮提出“向我看、跟我干”的口号,充分发挥了领头雁作用,极大地影响了二级班子,带出了一流队伍,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委率先垂范做表率。一是在学习上作表率。党委班子成员除每月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外,还分别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学习;带头坚持“读好书、荐好文”活动。三年来,已通过监狱内刊,向民警职工推荐好书36本、好文章39篇,发表政工手记、学习心得、调研文章50余篇,较好地推进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二是在团结上作表率。党委一班人牢固树立大局观,带头维护和倍加珍视好班子团结。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密切配合,肝胆相照,从未有过不团结的现象,不但为民警职工做出了表率,而且维护了班子形象。三是在廉政上作表率。创先争优活动伊始,党委班子率先向全狱作出“四不插手四不为”的廉政承诺:即在工作中不插手组织人事调整,不插手大宗物资采购,不插手基本建设招投标,不插手罪犯行政刑事奖励;在生活中做到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明白的饭不吃,不该去的场所不去,违反规定的事不办。到目前为止,无有违承诺的情况发生。四是在务实上作表率。党委一班人求真务实、作风过硬,带头坚持“七必”工作法(对新上岗同志必须交心;对先进同志必须勉励;对后进同志必须帮教;对生病同志必须探视;对困难同志必须扶助;对家庭突发变故同志必须慰问;对思想上有困惑的同志必须访谈)和联系点制度2009年尤其是去年以来,班子成员带领职能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各监区参与夜值班63次,找民警谈心谈话329人次,参与基层警情、狱情分析31次,主动帮助基层解答和解决问题30余项以实际行动为全狱民警职工树立了榜样

强化二级班子重执行。全面加强“三好班子”建设,积极推进“一讲二评三公示”活动,认真制定和落实《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大力加强科级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全面推行了每月1次的二级班子主要领导点评制度,二级班子敢抓敢管形成浓厚氛围三年中特别是近一年多来,无一个二级班子在落实党委决定决议中出现“肠梗阻”现象,二级班子主动提出和处理表现较差的民警5人次,有效走出了以前“遇事绕道走、管理和稀泥”的怪圈,全狱二级班子执行力明显提升。注重了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对担任警长和综合表现优秀的民警,在参加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时,按等次予以了加分

注重教育培训强素质。一是抓好中干培训。监狱先后依托6期科级领导干部封闭培训9次提升素质专题讲座、6期沟通交流学习、5次座谈讨论会等举措,进一步强化了科级领导干部大胆抓工作的能力二是抓好入警培训。近三年来,在市局封闭培训的基础上,监狱分五批对新招录民警分别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封闭式集训,由监狱长、政委亲自担任班主任,重点培养民警政治素养、“三德”修为、监狱法律法规知识,并逐一建立专档,实行每季度一次座谈的方式进行跟踪培养,较好地强化了新民警的从警适应能力。目前,已有15名成绩突出、表现较好的新民警调入机关或担任警长,成为监狱业务骨干。三是抓好专业培训。以“集中教育整顿”、“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等专项活动为抓手,先后组织民警分别开展了9批次“8+1”制度、信息网络技术、监管生产、通讯写作等各项业务知识的全员脱产集中培训1500人次;选送培训二级心理咨询师6人、三级心理咨询师53人,且全部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有效增强了民警的岗位技能。

创新体制机制严管理。一是坚持向改革要警力。近三年尤其是近一年多来,监狱结合实际,精心调研,大胆改革,精兵简政,先后撤并两个监区和两个直属单位,释放警力66调整充实到一线基层各单位班子成员由3名增加到4名,一定程度缓解了长期困扰的警力紧张难题。二是坚持向转变执勤模式要效力。研究出台《值班执勤工作管理办法》等若干制度,规范民警执勤模式,实现了分队民警双人带班、内看守双人双岗值坐班、监狱与监区两级巡查不间断、罪犯活动不脱管的良性循环,工作效力明显提高。三是坚持向差额双选机制要活力。引入差额双选机制,大力推行双向选择,每年组织因表现不好而落选的民警参加为期1-2个月的离岗学习班,不仅鞭策了后进,也激发了整个队伍积极向上的活力四是坚持向反腐倡廉教育要定力。有效推行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廉政教育课和驻狱检察室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制度,大力强化不廉行为“零容忍”,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增强了队伍免疫力。据统计,近年来,监狱主要领导等拒礼拒贿10余人次,拒礼拒贿折合人民币6万余元。加强民警8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强化日常走访,加大信访、举报的调查力度,建立健全了监狱、机关、监区三级预警机制。五是坚持向绩效量化考核机制要动力。成立专门考核机构,分项设置加扣分情形,实行基层月考核、监狱双月联考,实现了月年度考核、末尾警示、离岗学习、评先评优的无缝链接;畅通进出机制,加大问题查处力度,严格奖惩逗硬,先后免去现职科级领导1人,民警考核扣分累计37人次,取消科级后备资格2人次,无一名民警受到检察机关查处;同时,有26名民警受到市局以上表彰,实现了自2006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坚持从优待警聚民心。近三年来,监狱坚持以人为本、彰显“三大关怀”为愿景,大力强化和落实各项从优待警措施,竭力体现组织人文关怀。一是落实普遍关怀。定期开通往返重庆的职工交通车,夜间安排专车接送值班民警职工;认真落实探视慰问和每年一度的健康体检制度;为民警职工提供工作餐,改善职工生活;每逢节假日,为民警职工群发短信、适时警示、送上祝福;推行民警职工集体生日活动;筹集30多万元资金,创建、打造“职工之家”,改造规范专门的活动室和图书室,添置电动跑步机、单双杠、棋牌桌等各类室内外健身文体器材50余件,购买、收藏各类图书4万余册,为民警职工愉悦身心、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有益平台。二是落实特殊关怀。每年对年内将退休的民警、身体明显有病的民警予以照顾性安置;真诚关心离退休老同志,坚持在春节、重阳节等节日,组织老同志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每季度定期组织老同志座谈,及时处理其合理诉求。三是落实重点关怀。先后运用困难党员和特困职工救助基金50余万元,对困难的在职民警职工、离退休民警职工、遗属和五类人员进行慰问;为特别困难的民警职工和遗属子女给予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缓解其生活压力。通过以上措施,开创了全狱心齐气顺的良好局面。

重主业  抓亮点  拓展载体打好“特色牌”

立足主业搞创建,是监狱工作固本塑魂的本质要求。垫江监狱在创建活动中,把握主线,围绕主业,打造亮点,彰显特色,突出监狱本质属性,展示系统行业形象,重点抓了三大载体。

开展市级现代化文明监狱创建活动,确保场所持续正常稳定。2009年以来,监狱紧扣创建市级现代化文明监狱活动这一有效载体,坚持以“规范监管改造工作专项整顿”、规范化管理年和“四防一整治”等专项活动为契机,狠抓监狱执法管理。一是严格刑罚执行。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了《民警监管执法责任倒查办法》等60余个监管工作制度,在每年办理的上千件罪犯减假保案件中无一出现差错。二是规范监管秩序。认真落实司法部《关于加强监狱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市司法局“8+1”制度,强化监管隐患排查整治,保持狱内严打高压态势,累计整改监管隐患60余项次,净化了狱内改造环境。三是狠抓教育改造。在加强教育改造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有效推行顽危罪犯挂牌攻坚教育转化机制。通过合力攻坚,全系统挂牌的2危顽罪犯胡××、杨××,在改造上有了明显进步和转变。四是加强狱侦工作。严格落实违禁物品管理,加大狱内案件侦破力度,先后成功告破老残监区罪犯私藏手机案件和狱外人员会见时夹带毒品案件,在犯群中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五是强化生卫保障。全力确保罪犯食物量标准,精心调剂改善罪犯伙食;同时,深化与垫江县医院合作,不断提高卫生防疫和罪犯疾病诊疗水平,保障了狱内监管改造秩序的持续正常稳定。目前,监狱在重要罪犯、“二进宫”以上罪犯、老病残罪犯、涉黑罪犯、外省籍调犯均居全市之首,押犯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巨大的严峻形势下,连续6年实现了无罪犯脱逃、无狱内重特大案件、无重大疫情、无罪犯非正常死亡的既定目标

开展监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实现两大效益最大化。一是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利用每天三个时段循环播放红色歌曲,着力对民警进行思想熏陶;强化一刊(《垫江监狱之窗》)、一报《垫江监狱》、一网(垫江监狱公众信息网)、一站(“彼岸之音”广播站)建设,树先进立标杆;在办公区、食堂张贴特色标语120幅;建立了一条56米长的红色文化走廊。二是丰富警营文娱生活。监狱在坚持每月工会活动日制度的基础上,先后举办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建党90周年等民警职工大型红色文艺汇演5次,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300余次,丰富了民警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三是强化企业文化创建。围绕企业文化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加强安全生产应知应会教育,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严格生产现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以独具特色的监狱企业文化氛围,促进了监狱企业的平稳发展。三年来,监狱企业建立各类制度50余个,在车间内制作张贴各类安全警示标语200余幅,制作发放各类标识标牌500多个;年年超额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经济指标;弥补了退休工人与在职工人工资拨款差额,解决了“五类”人员工资等费用,确保了工人队伍的稳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开展特色创建活动,树立监狱良好形象。三年来,监狱在开展“千万市民文明行动”、“唱读讲传”等系列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特色创建活动,提升监狱形象。一是开展重庆“园林式”监狱创建取得圆满成功。2010年,监狱适时抓住“五个重庆”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争取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大胆规划,精心组织,在办公区栽植各类风景树木近千棵,种植草皮30多亩,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提升了形象。二是开展市级“优秀青年文明号”创建取得圆满成功。为进一步丰富创建工作载体,去年,监狱适时选择在团员、青年集中的九监区开展市级“优秀青年文明号”创建,经过努力,该创建工作在去年9月份顺利通过上级团委的验收、命名,激发了全狱广大团员、青年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较好展示了监狱团员、青年“争一流、创一流”的良好精神风貌。三是开展便民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效果。为方便服刑人员亲属来狱接见,监狱大力开展“学‘五情工作法’、创刘玉美式所队”活动,适时在窗口单位开展便民服务活动。通过“发放停车牌、解决停车难,设置指路牌、解决问路难,设置公示牌、解决咨询难”和细化窗口单位文明用语等便民服务新举措,监狱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效能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赢得了服刑人员亲属和全社会的一致好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三年拼搏进取,三年厚积薄发,垫江监狱的创建工作已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良好态势。我们坚信,垫江监狱必将以此为契机,立足于创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新征程,迎着朝阳阔步前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