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读书之所悟

时间:2012-11-17信息来源:柳城监狱作者:

 

近来,单位举行了一次关于“好书好报我爱读”的征文活动。谈到读书,突然间觉得自己好久没有仔细看过任何书了,也再没有体会过那书中的清闲与自在。懵然地会很想念高中偷偷看书的小激情,幻想在那时的快乐。
  而现在的生活是那么的无聊空虚的瞎忙活着,有时候对自己暗暗下决心:等我有空了,一定要好好读一本书。然后就开始幻想着在某个暖暖的午后,一桌一椅,一缕阳光一壶茶,捧着书,细细独自享受着读书的那种愉悦和惬意。可是,拥有那么的时间我却找不到读书的那一点点空闲,也许我们真的是太“盲”了。
  每次谈读书,那段经历都特为犹新,没错,那是高一看书的日子,捧着一本《读者》,我爱不释手。虽然现在工作了,很少时间看了,但凡事经过报刊亭,《读者》都会吸引我,然后都会掏出几元钱买下一本,毕竟它曾伴我渡过一段充满进取之心的青春路。《读者》里面的美文与哲理,总给我一种震撼和冲动。让我震撼的是它可以把现实的某种细微之处变得美轮美奂而富有哲理和内涵;让我冲动的是自己也要好好读书,然后也要用文字的形式表现着生活的美好和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每况愈下,此般感觉总让人振奋一新。我想,这正是书的魅力。

书里字里行间充溢着情思妙理,对我而言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例行公事把这本书看完,我所注重的是欣赏书中那些美丽的文字和精彩的内容,以及文字背后所蕴涵的哲理。它可以取代电视成为最有价值的消遣工具,可以在你情绪低落时抚慰你的急噪。高兴时,看些精美散文或是冷笑话;郁闷时,看些名人名言或是励志文章,对于书中某些与自己相似的情节会有一种偶寻佳音的喜悦,长此以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人的思想也潜移默化地熏陶得俞加宽容与理性,而不会莫名地无病呻呤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发意识到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尤其是喜欢安静的人,书便成了生活中的良师益友精神上的重要寄托。喜欢看书,但并非刻意要记住它。我看书很慢,并且也不广泛,只读喜欢的文字,只阅有感的文章,只看接近现实的实用书籍。它能教你孝敬父母为人处事,它能告诉你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警惕,身处逆境它能为你指引迷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愿所有的人都能喜欢看书,爱上书,读适合自己的好书。

我想,读书应该是一个看别人的故事,想自己人生的过程。不管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年龄段,或者说我们工作生活有多忙,多挤挤时间读读书,不要带着责任去读,不要应付去读,不要刻意地苛求,更不要急进地苛责,最重要的是心态。平静缓和的翻翻书,只需心无旁骛,放松地去感受,感悟里面的哲理,想想自己的人生,就非常足够了。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