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监狱“一监一品”降低重新犯罪率

时间:2012-11-25信息来源:法制日报作者:

本报记者台建林

“有空来我们省的监狱里看看,如今气象大不同。”陕西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柳万立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我们这里拥有了教育改造服刑人员、降低重新犯罪率的‘秘密武器’――教育改造精品!”

据柳万立介绍,教育改造精品是指在现有教育改造工作资源、条件下,依据监狱工作核心价值和发展态势,运用法律、政策、制度规范,针对服刑人员的价值追求、法律意识、道德观念、行为方式、文化知识,充分利用最新教育改造理念、技术、方法和机制,对传统教育改造模式、手段进行总结、改进和创新,通过示范和样板引领,建构全新的教育改造机制和方式,实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的工作目标。

特殊的少年合唱团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纯真的少年,因为曾经的迷茫,来到这特殊的校园……”

初冬的一个早晨,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大操场上,“新少年合唱团”正在纵情歌唱。这个由百名服刑少年组成的合唱团,平均年龄17岁。

“这里80%的孩子是农村留守少年。”未管所所长胡宝安介绍说,孩子们普遍缺乏家庭亲情,心理偏执,性格暴躁。考虑到这些特点,未管所决定寓理、寓德于音乐中,组建百人合唱团,排练一批内容积极的歌曲及学员自己创作的配乐诗朗诵、歌舞类节目,以声乐艺术的感染力陶冶服刑少年的性格情操,救赎迷失的心灵。

民警和外聘老师从字句、音符教起,从用气、发声纠正,孩子们从一呼一吸体会,到一招一式模仿。经过认真的练唱,服刑少年的歌唱状态和演唱技巧大有改观。随着练唱旋律的起伏和对歌词的理解,他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染。大合唱不但让每个学员参与其中,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自学意识。

五管区服刑少年小王自幼患癫痫病,入所初期情绪波动大,频繁发病。五管区区长张宏宝说:“参加合唱团后,小王的癫痫病奇迹般地消失了。我询问原因,他说自己一门心思投入到这项活动中,焦虑、紧张的情绪就没有了。”

触动心灵的微电影

“今天是入监的第一天,跨进监狱大门的那一刻,世界变成了灰色,我的人生从此改写了。十几年的漫长岁月将在这里度过,好怕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有牢头狱霸抢我东西打我吗?混混沌沌中度过了一天,但和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样。”和着柔美的女中音旁白,微电影《海清日记》展开剧情。观众席里一片寂静,大家表情各异,若有所思。和剧中主人公一样,台下是统一的短发,囚服,清丽又略显苍白的脸庞。

今年5月,陕西省女子监狱成立微电影工作室,根据女性服刑人员感性、细腻的特点,尝试将服刑人员的改造生活拍成微电影。监狱教育科科长陈锋带领民警和服刑人员组成创作团队,在各监区挖掘有写作特长的服刑人员及剧本素材,搜集反映服刑人员真实改造生活的小人物、小故事,形成20多个剧本,又在全体服刑人员中海选演员。半年间,女子监狱已拍摄5部微电影。

第一部微电影《爱的阳光》以刑释人员出监就业、接茬帮教为主要内容。第二部微电影《海清日记》,通过一名服刑人员的改造日记,描述了新入监服刑人员的改造心路历程。第三部微电影《我是组长》,以监狱特殊改造岗位伙房服刑人员的改造生活为主要内容,反映服刑人员丰富多彩的改造生活。第四部微电影《特殊人生――蜕变》,以服刑人员齐某的亲身经历为主线,反映累犯、并犯在改造生活中的变化与成长。第五部微电影《迷失的90后》正在拍摄当中,片子立足于90后未成年犯这一特殊改造群体的不同性格特点,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海清日记》的创作者小李感慨地说:“监狱并不是人生的终点,在这里依然能学到很多东西,希望微电影能一直做下去,为服刑人员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看完监狱拍摄的这几部微电影,许多姐妹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因为微电影触及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就连许多不会写字的人都可以从剧中受到教育,让我们觉得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服刑人员小夏说。

传播精神的情景剧

陕西省庄里监狱有一个特殊的舞台,这个舞台不演别的,专讲服刑人员自己的故事。今年3月以来,庄里监狱已经连续3次在这里上演了反映服刑人员改造生活的心理情景剧。在工余时间观看情景剧已成为庄里监狱服刑人员的一大乐事。

“以往的监管改造侧重于生产劳动和教育改造,久而久之服刑人员容易产生一定的对抗心理,而教育改造手段、手法的单一,长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也使部分服刑人员敷衍了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庄里监狱副监狱长张宝平说,庄里监狱尝试将一些心理学知识融入心理情景剧,并由服刑人员表演,由于情景剧的素材来源于服刑人员的改造生活,反映服刑人员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每次上演都能成为关注的焦点。

第一部情景剧《监舍风波》以解决服刑人员日常矛盾冲突为主题,讲述发生在监舍中的打架事件,通过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处理方式,使大家明白对于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第二部情景剧《天使与魔鬼的较量》以解决服刑人员对抗劳动改造思想为主题,通过表演式辩论、现身说法、心理咨询师现场点评等形式,帮助服刑人员树立正确劳动观。第三部情景剧《从头再来》,讲述一名因抢劫而入狱的服刑人员总是用外在的摆阔来换取同犯的羡慕,进而做出了一系列荒唐的举动,结果受到了监规的处罚。

“扮演这个天使对我也很有教育意义。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了体恤,尤其是懂得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和不容易。”《天使与魔鬼的较量》中天使的扮演者感慨地说。

“微电影、合唱团、情景剧只是我们首批教育改造精品工程的一个缩影。”陕西省监狱管理局教育处处长王怀成介绍,从今年起,陕西省监狱管理局将用3年时间,在全省监狱全面开展教育改造精品工程创建活动,积极推行“一监一品”教育改造特色。目前,陕西省各个监狱经过申报、命名、实施、评定,已经产生了一批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优秀教育改造作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