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前进中的重庆市南川监狱

时间:2012-11-26信息来源:南川监狱作者:

 

辉煌的历程

­――记前进中的重庆市南川监狱

 

引子:渝黔边陲、金佛山脚下,流传着一个凄婉的传说:古时候,一位新婚不久的丈夫被官府抓丁,一去便杳无音讯,妻子独倚门前,苦苦守候,天长日久,竟然化作一座小山。此山恰位于南川区水江镇,人称归望山。岁月悠悠,青山不改,遥寄人间多少离情别意。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世纪,远在几百公里外的金华监狱将目光投向了这个似乎并不起眼的小镇。短短几年时间,归望山下,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园林式监狱拔地而起。幽幽铁窗内,一个个曾经迷失深渊的灵魂,守着归望山如泣如述的动人传说,演绎着几多守望与回归的故事。时代的变迁,似乎以某种方式,为传说找寻着一个贴切的注脚……

沧桑岁月,难忘曾经的苦乐年华

金华监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1962年,当一批不足70人的管教队伍带领七百余名劳教人员,跋山涉水,陆续从云阳县马鞍山煤厂迁到梁平县铁门游民农场,自此,拉开了金华监狱四十余载光辉历程的序幕。

回忆起当年的艰苦岁月,每个金华人无不难掩心中的激动。那时候,监狱各个中队分布在几道山梁上,平均相隔几十里,一个中队所辖面积上百亩。每个中队不过十来个民警,押犯多的时候却有三四百人,民警工作起来连轴转,每天天明即起,天黑才能收工,一年算下来,假期不超过10天!“犯人服的有期徒刑,我们服的却是‘无期徒刑’啊!”金华人无不嗟叹。最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是那时全狱集中开大会,从中队到机关总部,要翻上好几座山梁,走的全是坡陡林密的羊肠小道,为了赶时间,参加会议往往得凌晨4点就出发,看不清路,就提上一盏马灯。想想逶迤婉转的山路上,点点灯火出没,会是怎样一种画面?

谈起那时的监管模式,每一个金华人都能说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当时开放式管理模式下,管理手段极为简单,带队民警稍有闪失,往往便会有几个甚至十来个押犯“集体失踪”!可笑的是,有的“失踪”犯人脱逃后在山上转了几天,竟然又撞到另一个分队去,被逮个正着。天长日久,聪明的金华人竟被“逼”出了一些似乎登不得大雅之堂但却简单实用的土办法:一个押犯分队里,在带队民警的精心安排下,犯人之间会形成“鸡啄虫”式的互相监督模式,循环往复,一个犯人只知道他监督谁,却不知道谁监督他;在参加采茶、割草等环境复杂的劳动时,押犯如果需要暂时离开民警视线,带队民警就会要求该犯不断地唱歌,直到回到现场为止,久而久之,押犯外出劳作需要“方便”时,往往就会来上一句,“报告队长,我要‘唱歌’。”

千里转移,为了重生与升华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金华监狱便走近了不惑之年。在近40年的光阴之中,几代金华人在这里熬断青丝,催老岁月,这里的一砖一瓦,处处显露几代先辈艰苦创业的心血;这里的一草一木,历历回响多少英烈无私奉献的战歌!勤劳质朴的金华人,早已与绵延不绝的金华山建立了血浓于水一般的深情厚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另一个勿容置疑的问题也摆在了金华人面前:金华山偏僻、封闭与落后的环境极大地限制了监狱的发展,也跟不上党和国家对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时代要求。如何破解金华监狱当前的困境,成了萦绕在金华人心头的一大难题。

凤凰涅�,浴火重生,要获得监狱的大发展,就只有走出去,实现监狱的大转移,大调整。2000年,决心走出大山的金华人把目光投向了远在上百公里外的南川区水江镇,在原南川宁江国营机械厂的废墟上,金华人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蜕变。

转移搬迁后的重庆市南川监狱正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脚下,通过渝湘高速,距南川城区26公里,距重庆主城区仅70余公里。监狱于2004年完成转移搬迁,2006全面竣工,整个工程投资7000余万元。通过前瞻性的规划设计,将罪犯监管区、习艺车间、亲情会见中心、教学大楼、监狱医院等功能区进行了集中组合,实现了集中关押6000人的设计目标,成为重庆市监狱系统转移搬迁中的亮点与标杆。

金色年华,追求稳定与发展之梦

从金华山到金佛山,从当年的金华监狱到如今的南川监狱,每一个金华人,无不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无论是规范合理,布局整齐的功能区,还是戒备森严、岗哨林立的警戒区,都是当年金华山上粗犷荒凉的监管环境所不可相比的。如今,随着创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与创建园林式监狱等工作的推进,南川监狱信息化与园林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当年何啻天壤之别!然而,变化最大的,还要数如今南狱人思想观念和刑罚理念的转变。从金华山上田间地头、餐风宿露的劳改场地到南川监狱窗明几净、高大气派的习艺车间,曾经的金华人已不再满足当年“关得下,管得住”的基本要求,如何将服刑人员改造成能够自食其力,能真正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新”人,才是他们今天努力追寻的教育改造境界。从完成转移搬迁以来,南川监狱连续7年实现了无罪犯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疫情蔓延、无民警职工违法违纪案件、无重大非正常信访上访事件等“六无”目标,监狱累计收押罪犯8400余人,刑满释放4000余人,罪犯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均达到95%以上,刑释人员中职业技能培训获证率达90%以上,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显著降低。

而今,正如南川监狱办公楼前那棵刻意从金华山上移栽过来的黄桷树一样,南狱人在历经变化的同时,也在承继着金华人忠诚、踏实、奋进这一不变的传统。依托“公正执法、科学管理、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治监理念,秉承“忠诚奉献,惩教育人”的金剑精神,南川监狱已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05年至2007年,监狱党委连续三年被监狱局考核为一级班子,被重庆市司法局评为“三好领导班子”;2006年被中共重庆市委表彰为“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监狱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04――2006年重庆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2008年被司法部表彰为“抗需救灾先进集体”;2009年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监狱劳教系统先进集体”;2009――2010年连续两年被司法局表彰为优秀基层领导班子;2011年7月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政法单位、优秀基层党组织;2011年9月被司法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联合表彰为“三共”活动先进单位。

尾声: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面对未来,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已经获得重生的南川监狱又一次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年轻的南狱人有理由相信,传承了厚重的金华历史,沐着改革春风不断发展前行的南川监狱,必将在履行监狱职能、打造平安监狱、构建和谐社会的号角声中,激情满怀,阔步向前。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