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外卖,饭菜送到后,我遍地找不到钱,才想起包包留在单位没有拿回来,情急之中只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敲响对门梅姐家的门,望老天怜悯在这紧急关头,能借我一笔小钱,用以解燃眉之急。
只见梅姐家汤味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看到梅姐在厨房里拿着汤勺,小心勺起一小口汤尝味道,她5岁的儿子在旁嬉闹,丈夫在旁打下手――她一定是在为家人做爱心汤。我在旁边直盯锅里浓浓的靓汤,口水直流。也许是我贪吃的目光太过骇人,她笑说待会汤熬好了过来一起喝。梅姐那份甜蜜幸福,真是溢于言表。
在我心目中,这就是爱情最美丽的面貌了:女子为男子洗手煲汤,小儿在旁嬉戏,丈夫在旁相伴,女子将所有情意,都熬入一锅浓浓的汤中,只愿在冬日,温了一家人的胃,也暖了一家的心。任是我这么俗气的一个小女子,在看到别人为家人煮汤煲饭的时候,都经常会想起那一句诗: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煲汤的愿望就在此吧。
汤,让人有了留恋家的味道。
两广人都有饭前喝汤的传统习惯,俗话说:无汤不成席,我老家也不例外。夏日,妈妈买回排骨,打去浮沫,搁几块姜片,放入切块的莲藕,调成小火慢慢煲。一小时左右,揭开盖子,香气扑鼻而来,加些许盐.撒上一把葱花就香气诱人了。一家人围着热气腾腾的饭桌,每人盛上一小碗排骨莲藕汤,炖好的莲藕绵软适口,粉绵粉绵的,一口咬下,能拖出长长的细丝,藕断丝连,倍感幸福。排骨也软烂但不走形,炖得够久的话,骨头部分都酥了,用嘴嘬一嘬,香到嗓子眼呢。写到这里,不得不提家乡广西贵港市覃塘区的莲藕。覃塘莲藕是广西一个出名的特色美食,素有“藕中之王”的美誉,因藕体鲜嫩、味道清香、口感粉酥而名扬区内外。
都说离家是成长的代价。镜头一切换,便只见我一人在另一个城市对着靓汤发呆了。可是人总是要长大,一切在不知不觉中变化。年轻的时候渴望离开家,不做井底之蛙,非要闯荡外面去看看世界有多大,渐走渐远。慢慢地变成了候鸟,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匆匆赶上火车回去看父母,节假日结束,又匆匆赶回来。曾经依恋的家渐渐变成了轮廓模糊的背景,曾经依靠的年轻的父母成了在家守望儿女归来的老人。
记得一位师长的声音。她说,工作了,现在的你们是回不来了的。剩下不多的日子是你们纯粹作儿女的最后时日了,等你们做父母了,对老家或许才有更深的理解,要记得好好对待父母,常回家看看。当时,我不以为然,现在想来,却是针刺般的惶惶然。
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总有些靓汤,带着家乡的记忆,带着妈妈的味道,被我们的记忆永远封存为“最好喝的靓汤”。它们滋润我们的胃,更呵护我们的心。无论多大的房子,厨房里有汤的味道,才是幸福的家。
作者:广西区鹿州监狱纪检监察室 覃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