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45分,清脆悦耳的闹铃准时响起,不厌其烦的乐曲把我从美梦中拉回,伸伸懒腰,起床了,紧张而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洗漱后,妻子先到厨房为上早自习的女儿准备早餐,我6:00准时叫醒熟睡中的女儿。大约6:15左右,依然睡意朦胧的女儿揉着惺忪的眼睛坐到餐桌前,伴随着女儿享用早餐的时间,我翻开《唐诗三百首》或是《中华古诗三百首》也或是《宋词三百首》朗读其中的几首,为自己背诵,更为了帮她复习。以前孩子每天背诵或复习一首诗词,后来学校加上早晚自习,时间紧张,我只能与时俱进采取灵活战术读给她听。当然她在6:30上学前还得照着书本精读一两遍。送她上学的路上,父女二人一路边走边提问、边联想及时背诵刚才的诗词,如有不确切的,打开手机电子书查阅。长期的实践中,我悟出更为有效的方法:把诗词的电子版文字、录音下载到手机,大大提高了成诵效率。返回的路上自己依然是心中默背当天或前天的诗词,大约6:55回到家中,沙发上,妻子早已在照本宣科的背诵着,于是两人又会运用理解法、对比法、尝试法背诵诗词名篇,熟读成诵的文学熏陶中不知不觉中已是7:20,催促我上班的闹铃再次响起。吃过早饭,7:45准时到小区门口等候单位班车。班车上,一路与同事们谈天说地,博古论今,爽朗的笑声伴随着十几分钟的路程,8:15踏入单位的大门,进入了一天的工作角色,体会工作的幸福。
进了办公室第一时间打开电脑,电脑开机的过程中开始打扫卫生,大约8:30我开始查看网站、浏览报刊电子版上是否有自己新的文稿发表。9:00手拿素材笔记本准时进入管教区,到各大队收看戒毒人员的心理咨询预约申请单,根据申请单的情况安排具体咨询时间。期间还不忘与大队民警交流工作、生活心得体会,及时把收集到的情况记在素材本上,作为描写、歌颂基层民警闪光点的素材。10:00――10:50是为戒毒人员进行个体心理咨询、沙盘治疗的时间,做好治疗的同时,更不忘做好工作记录。11:00准时走出管教区回到办公室,接下来必须完成一篇简讯或是通讯,发往各大媒体,剩余的时间学习各省市矫治研究上的各种 文体文章。11:50下班音乐响起,准备走向食堂,上午的工作结束。
12:30午饭结束后,与同事们一路谈笑着又回到办公室,再次浏览一遍电子媒体,学习20分钟,12:50准时午休。13:50手机闹钟再次叫醒了我,所里的上班音乐已在耳边萦绕。14:00准时到管教区的心理矫治中心,组织各大队戒毒人员开展定时、定期、定人员的拒毒训练、团体咨询等心理活动。15:30出管教区重新回到办公室,下午必须要写一篇工作随笔、散文或是场所小诗词,发往各大媒体。剩余时间主要总结当天教育工作,最好能够形成论文的框架和结构。
17:30坐上班车,同事们又开始了一天中的第二个“开心十分钟”,一路上天南海北的“高谈阔论”中,回到了华灯初上的县城。回家的感觉真好。
17:50到家后,简单翻阅早晨背诵的诗词书本,温习几遍后,18:20准时出发接女儿。父女回家的路上,再次采取配合背诵法、接力棒送法复习早晨背诵的诗词,回到家中,妻子早已准备了可口的晚餐,吃饭中不忘与女儿谈及学校的见闻,及时插入简单建议、学习方法之类的话题。晚饭后,女儿做作业,妻子在一边看书陪伴女儿,我则打开电脑开始了晚上的工作:首先精读《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山西农民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劳教局网》、《中国警察网》等各大电子媒体,学习先进,借鉴优秀,提高自己。期间,写完作业的女儿会跑过来要求听听歌曲,听歌可以,但必须把当天的诗词再背一遍,撅起小嘴的女儿不乐意的背了一遍,我也借机伸伸腰,舒缓舒缓筋骨。22:00后,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我写作散文、论文的大好时光,23:30分必须上床休息。一天的时间在忙碌中愉快地度过。
这就是我真实的一天,紧张、忙碌,但快乐、充实、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