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凤城监狱推进队伍建设的重要年份,作为提高民警素质的教育培训工作更是首当其冲,将成为队伍建设中的一号工程潜心进行打造。为此,凤城监狱全力以赴,紧紧围绕“四重点”,探索建立民警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
以完善体制为重点。建立两级培训体系,监狱为一级培训单位,成立民警教育培训机制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指导,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目标的确立,培训指标的分解,资金落实,教育资源配备,培训制度的制定完善等事项。各科室、监区为二级培训单位,负责针对部门工作实际,确定培训需求,落实培训内容和培训措施,使民警教育培训工作,形成上下贯通、全员参与的新局面。
以评价标准为重点。建立科学的民警教育培训评价体系,是保证民警培训取得实效的基础,是民警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专门组织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民警,成立培训试题库建设小组,从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两方面入手,建立培训题库,对民警的培训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并随时更新。
以跟师学习为重点。新招录民警是监狱的未来,他们能力的强弱,关系到监狱发展的大局,关系到监狱的长治久安。新招录民警的教育培训,特别是跟师学习阶段,是新民警树立正确监狱工作价值取向的重要时期。为此,监狱对新民警导师库进行了完善,建立了导师学习、评价机制,理顺了导师出入关系,提升了导师库的师资水平。
以激励机制为重点。良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升民警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有利于师资库、导师库建设,有利于培训长效机制的形成。监狱采取多种措施,建立民警培训激励机制一是对每期参训民警中的优秀学员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二是对达到监狱标准的讲师、导师给予一定的教学补助。三是对培训期间未按照要求完成培训内容的民警给予考核。四是对未到达监狱讲师、导师标准的讲师、导师给予考核,并从师资队伍中除名。
通过“四重点”的建设,凤城监狱民警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为监狱持续安全稳定,创建市级现代化文明监狱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重庆市凤城监狱 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