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谎言

时间:2013-02-16信息来源:山西省下寨劳教戒毒所作者:

戒毒人员刘某这几天显得很是焦躁不安,精神恍惚,时而还有情绪失控的表现。通过与分管民警的谈话了解,继而向刘某同组的戒毒人员了解情况后,得知,第三季度的戒毒人员评估日期临近了,这几日是戒毒人员普遍关心的“紧张敏感期”,戒毒人员都在密切关注自己能否早日回归社会这一现实。当然刘某也不例外,他同样想早一日出所,他已经符合评估条件,于是他在绞尽脑汁的想法子......

几天来,刘某与同组学员拉关系、套近乎,找民警谈话表决心,这不,在向家中拨打的亲情电话里,他再次痛哭流涕地向父亲狠表决心:绝不再吸毒了,并再三恳求父亲托人找关系把这次评估搞定,一定在过春节前想法设法把自己接回去。这还不够,他还要求父亲在最近的探访日里必须来所一趟,他这是要当面与父亲敲定回家的事宜,生怕父亲耽搁了他的“前途”似的。在探访室里,刘某信誓旦旦地向父亲再次表白了自己必戒的诚心,无奈的老刘看到儿子不正常的急迫举止,无计可施,只得点头应允。

被儿子逼得已无章法的老刘找到了主管儿子的李大队长,祥叙情况之后,李大队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刘某的戒期刚满一年,生理上他已经脱毒了,但从心理角度而言,他还需要长时间的心理康复才能摆脱自己的心瘾,这也是彻底戒掉毒瘾最重要的一环,鉴于刘某目前的状况,他是不适合提前出所办理社区戒毒的。”“我也不同意他早出所,我了解自己的儿子,早出去,他把握不了自己的,请队长给想想办法,帮帮我们。”刘某的父亲恳求地说。李大队望着焦急万分的老刘,娓娓道来:“办法倒是有一个,这需要您的配合方能完成。”“这没问题,只要能稳定儿子的情绪,有助于他的戒毒,什么办法我都愿意尝试。”“其实,办法很简单,依据现在的评估程序,评估的最终决定权在公安的审批机关,这他是很清楚的,结合戒毒人员在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您可以在电话里明确地告诉儿子,告诉他您在尽力找关系,能否批复是个未知数。”“李队是让我对儿子撒谎?”“对,我们俩共同编制一个善意的谎言。”老刘如梦初醒,感激不尽,点头同意。李大队回到队里,正告刘某:“队里、所里对你的评估我打包票,不成问题。你也知道,关键在公安机关,你的父亲正在托熟人打通公安的环节,你要好好表现,不能在关键时期出岔子。”谈完话的刘某高兴地屁颠屁颠回宿舍了。

过了一阵子,刘某的父亲在亲情电话里告诉他:“找遍了所有的熟人,用尽了能用的一切方法,审批公安机关根本就不松口,爸爸尽力了,儿子。”刘某的情绪降到了冰点,耷拉着脑袋又闷闷不乐了。李大队趁热打铁开导刘某:“队里和你父亲都尽力了;你也看到了,所里、队里有好多评估结果送到公安机关的都杳无音信,你应该正确面对这一现实。”

经过队长和老刘的“合作”,刘某极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一“事实”,从此安心接受戒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