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眸,千年!

时间:2013-02-20信息来源:浙江省长湖监狱作者:

去年一年走了浙江三大古镇,乌镇、南浔、西塘。古镇基本都保留着原貌,许多整修后的房屋“修旧如旧”若不仔细辨认,让人浑人不觉。混沌中似乎自己去的是同一个古镇,仔细回味才触觉各有千秋。

等了你千年!乌镇。乌镇,位于桐乡市,据称分东南西北四栅,这次仅去了西栅一个景点。门票价格不低,人民币180,晚上参观便宜60元,11月份去的,天气有点凉,河道上会漫起薄薄的雾气,坐在船上有点在兜风的感觉,幸好出发的时候保暖工作做得好,裹了个羽绒服。冷的hold不住了,可以去古戏台边上听听评弹,不知是我的欣赏水平问题,还是演员的表演能力有限。一男一女两演员,女的用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男的则是满口当地方言,让人听得很费劲的。有点鸡同鸭讲的感觉,没有想象中的用二胡、琵琶伴奏唱小曲的场景,于是没几分中就坐不住溜出来了。传说中的姑嫂饼,我更愿意称它为“脚底酥”,样子做的像纳的鞋底,这种面粉加少许盐烘制而成的饼类食物,直径长10厘米左右,食之清香可口。一路走着,嘴巴没有空着,青团子、定胜糕、臭豆腐。

乌镇和大多数古镇一样,也有老街和新街之分,老街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雕梁画栋工艺精湛。青砖黛瓦,屋檐高翘。历史上这个小镇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茅盾名人更是为小镇增添了几分显赫。很多居民还在老街上居住,推窗临河,枕水而居,三面临水,支起木窗,满屋的波光凌凌,享不尽的惬意。他们对我们的造访似乎视而不见,按照自己的方式静静地生活着,依然沉浸于自己的兴趣所在。徜徉在这条寂静的古街上,听着行走在鹅卵石上发出的声音,恍然自己穿越了一个世纪,连绵不绝的老屋,古朴的店铺,吱呀作响的木门,依附在瓦片上得青苔黄草,灰墙上那些模糊不清的某某字迹,属于古街上那段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偶有少数沉默寡言的老太太,以淡淡的目光瞧着我们,眼神中有为之一惊的味道。“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人生的依恋怎能抵挡得住岁月的冲杀呢!

西塘古镇西塘位于嘉兴市嘉善县。是三个古镇中最好玩的,新年1月6日去的,路上还飘了几片鹅毛大雪,以为自己眼睛花了,莫非是前面一辆装着一卡车鸭子的车子上掉下来的鸭毛,定眼一看,才确信真的是飘雪了。2013的第一次雪似乎来的早了一些,我们游过的地方很多,一张门票上共打了十一个洞洞。如果不是要瞧瞧里面的馆、园的景点,景区是不收费的,但周六、周日除外。像我们此类对古建筑工艺设计不是很懂的人,其实馆、园的景点也没多大意义。假如你自己开车过去,城管看你是外地车?对不起,停车买票去!不过,需不需要门票还是你自己的事情,这里只是让你把车停在停车场。要是你不想买票的话,请步行退出停车场,然后自行从其他路口进景区。要是你想从停车场的景区入口进景区,那自然是要你掏钱买票的。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雨天不用淋雨,晴天也晒不到太阳。小桥流水人家。一路上,白日里游人不多,老街窄窄的,只容两三人并肩而行,大小不均的圆润街石早已被行路人打磨的油亮亮,但是丁点不滑,居民们把它打扫的一层不染。街面上大小不少旅馆,有刻意挂着牌子的,也有随意涂写几笔的,全凭游人喜好自由进出,个挑个选。价格随行就市,节假日人多的时候,自然要涨点价。

古镇也和人一样,个性越鲜明,留给别人的印象就越深刻。华灯初上,西塘呈现出它的另一面,在小桥流水之畔,饮美酒,赏美景,遇美女,应是一大快意之事吧!站在青石路上,一边是真实的人间烟火,孩子们背着书包笑跑着结伴放水回家,女人们忙着洗菜做饭,老人们空闲的下棋打牌。另一边是酒吧一条街,各种煽情的广告张贴在酒吧门面上,门口还有穿着所谓的潮人小伙在吆喝,古镇上最出名的酒吧应该是“西风瘦马”,想必商家对此店名花了一番心思。云南丽江古镇也有它的分店,只是进去消费,价格自然是不便宜的,邂逅是最浪漫的际遇,能否巧遇佳人,要看你的运气,至于one ningt之事,能留下多少情,那要看你个人的魅力指数。且当是现代人对古诗词意境的另一种解读吧。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灯火酒绿,k歌四起,喧嚣一片,天上人间,不知今夕何夕。

江浙雄镇,南浔。星罗棋布的水乡南浔,位于湖州市。房屋沿河而筑,市民择水而居,水是古镇的灵魂,也是蚊虫的乐园。夏日里去的,正好给蚊子提供免费餐,一不小心就会被它亲密接触,带几个又痛又痒的小包打道回府是绝对没问题的。

河流将古镇的两岸分开,桥又弯腰将两岸连接。桥上人来人往,桥下水流潺潺,不时有摇橹带着一船游客慢悠悠地穿过桥洞,水乡居民们昔日出行的交通工具又发挥了新的作用。河水还算清澈,河里有小船时不时的打捞清理垃圾。红房子、小姐楼、罗马柱、四象八牛的古老旧宅。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犹抱琵琶半遮面,新旧交替时期的情感色彩,虽显得羞羞答答,但毕竟在那个年代算得上出水芙蓉。华丽花园居宅,扭金花镶嵌镜子,斗拱雕梁画栋,门窗极尽雕镂刻绘。庭院深深处,每一块砖,每一件饰品,每一片瓦,都在诉说当年穿行于此间小姐们的浮华生活,让人想起旧时的才子佳人故事,私奔或者后花园。它们之中该有多少生离死别的悲欢故事,该有多少人生无常的叹息,我无法猜想。

这些经受了千年风雨洗礼的古旧居室,我像一个信徒,徘徊在它们四周。假如我也是古镇的人那该多好啊!每天在这风雨长廊走走,坐坐,对着这古老的桥、廊棚。无论阴晴,无关风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