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毕业后,我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经过多年的基层工作锻炼,调到机关科室,从事监狱刑罚执行工作。
几年来,我接到罪犯关于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申诉等诉求的信件在管教部门中居首,对每封诉求信我都挤时间下监区找罪犯了解情况,做好解释说服引导工作。时间长了,解释多了,开始感到厌烦,特别是面对一些情绪激动、满腹牢骚的诉求罪犯,我很不适应。有的罪犯反映的问题一时很难解决,可他们不听我的解释,直接劈头盖脸地出言指责,时间久了后,我开始感到有些厌烦,并跟监狱长汇报情况,认为解决罪犯不合理的诉求太浪费时间了,耗费我们警察很多精力,并提出取消这种做法。这时,监狱长语重心长说:“人不伤心不落泪,囚无难事不诉求,没有一定的难处,谁也不愿往这儿寄信啊,我们部门的任务是帮助罪犯解决问题,稳定罪犯思想,消除潜在不稳定因素,但前提是我们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体谅他们,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监狱长的一番话,让我顿时醒悟过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之所以容易被激怒,归根到底,是因为根本没有换位思考的意识,甚至有一种若隐若现的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是从事监狱管理工作的一个大忌。认识到这一点后,每次解决罪犯诉求问题时,我都努力去了解诉求者的诉求和立场,尽量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并逐渐养成了耐心倾听、诚恳相待的工作习惯。
有一天,我在监内值班巡查,下午六点,当我正在通道口检查各监区收工队列行进时,一名罪犯突然从队列走出来到我面前报告,要求帮助解决问题,反映的问题是服刑前投资承包村里的一个70多亩山坡种杉树,现已成材,前段时间村委会将承包权收回,自己种的杉木还没来得及处理等等。他反映的问题并不属于我们部门受理解决范围的案件,虽然这一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但这个罪犯不太相信当地法院部门的判决,一定要来讨个究竟。看到他心情急切,我没有简单地拒绝,而是耐心地听他说完后,先给他解释这个案件属于合同纠纷的案件,然后帮他对前因后果进行分析,让他冷静、全面地看待这件事情,指点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委托亲属代理参加诉讼。这名罪犯返回监舍时,情绪平复了下来,给我鞠了一躬,激动地说:“科长,其实我心里也明白这件事不该来麻烦你,可我着急担忧处理不了这件事,几天都睡不好觉啊!”他的声音有些颤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找了监区好几个警察,都没有讲到点子上,都反感我�嗦,听了你的话,我心里踏实多了,谢谢你的指点!”
这名罪犯是我解决许多罪犯诉求中的一位。在刑罚执行工作的岗位上,我越来越感觉到,除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还要学会谦和待人、耐心倾听的工作态度。在解决罪犯诉求中,只有谦和待人,耐心倾听,与罪犯近距离接触真诚沟通,才能去帮助罪犯解决困惑的问题,也为监狱安全稳定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