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把依法治国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对“全面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提出了重要要求,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就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也制定了新的措施。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确保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重要使命,这一系列的新要求、新措施都离不开监狱管理的规范化。马林局长在全省监狱领导干部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做好监狱工作,就是要立足职能,全力服务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和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大力推进平安监狱、法治监狱建设。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角度,认真扎实抓好依法治监、安全稳定、教育改造、规范管理、队伍建设和设施技术装备保障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法治平安文明和谐监狱建设新局面”。所以,监狱的规范化管理不仅关系着监狱的安全稳定,更重要的是对打造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要求息息相关,因此,监狱管理的规范化就成为监狱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丽江监狱作为一所综合型中度戒备监狱,主要担负着滇西北三州市罪犯收押改造任务。在过去的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多次表彰,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监狱人民警察,面对多变的世界形势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不能守着过去的荣誉沾沾自喜,社会在高速发展同时,监狱也在发展中不断前进,如果照搬过去监狱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因此,规范化管理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也是监狱发展瓶颈一个新的突破。
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最初是从企业发源的,世界500强中的很多公司都十分注重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其之所以能够如此风靡,与其所拥有的诸多优点和作用是分不开的。管理规范化的作用具体可以表现在对管理者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在管理者个人层面,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控制水平,避免无用功和随意性,从而有效降低工作强度,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体到监狱管理的规范化而言,规范监狱警察的管理行为,一方面可以统一执法标准,保证执法公正;另一方面也是对监狱警察的一种职业保护,严格按照规范来实施管理行为,可以有效规避或者减轻执法风险。在组织层面,监区管理的规范化能够克服管理中的“无政府主义”和失控状态,有效地消除工作的随意性和侵权争利、推诿扯皮等消极现象,使整个监狱协调高效地运转,保证监狱的管理行为有章可循,从而真正实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环环相扣,责权分明。因此,提高监狱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是充分发挥监狱职能和最优化实现监狱工作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具体到事无巨细的监狱工作中来说,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个人想法:
第一,牢固树立规范意识,思想重视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意识决定行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监狱警察的辛苦得不到社会肯定,监狱警察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收获,造成了监狱警察对自身要求的降低,很多老干警习惯于老一套的管理模式,对监狱工作的规范和创新不理解,不接受,敷衍了事,应付过程,把规范化制度放在文件夹里,挂在墙上,成为了“一张纸,一面墙”,而不是把规范化制度“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要使监狱的管理规范化,就要强化规范意识,一个监狱要发展,最终靠的不是一流的硬件水平,而是软件水平的提升。马林局长在全省监狱领导干部会议上也谈到:“落实好规范化这一任务,首先就是教育全体领导干部和警察,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有规范意识,都要讲规范”。所以,要真正落实规范化管理,就要抓好“人”这一主要因素,无论是监狱文化、监区文化,还是罪犯文化,都离不开警察文化这一本质。因此,“规范”意识和理念要根植在每位监狱警察的心中,只有这样,监狱管理的规范化才谈得上有效顺利开展。
第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的制度是规范化管理的保障。“四无”是全国监狱劳教系统统一的安全工作目标,即无罪犯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无重大疫情。一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所有的监狱或劳教所都能实现连续几年“四无”,但是连续长达16年实现“四无”的地方,迄今为止全国唯有北京,他们靠的就是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在我狱2013年监管改造工作会议上,杨永平监狱长讲话时谈到:“国家和人民对监狱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我们丽江监狱要实现的是‘七无’,即无罪犯脱逃、无狱内重大案件、无非正常死亡、无医疗责任事故、无食物中毒事故、无执法过错、无安全生产死亡事故。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特色、突出亮点实现规范化”。规范化制度的完善,是实现提升监狱形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监狱工作有序开展的根本保障。无论是执法的规范化、现场管理的规范化、还是队伍建设的规范化,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基础,唯此,我们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才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现场管理中才会有理有据、有本有源;在队伍建设管理中才会有典有则、有为有守。
第三,严抓规范化制度落实,执行力是规范化管理的重中之重。俗语说“言行一致”,有了完善的制度,就要有良好的执行力。何谓执行力?“执行力”就是严格执行上级的决定、决议、指示、命令和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学习总结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监狱在队伍建设中一直提倡从严治警、从优待警,但前提条件是先要从严治警,从严治警是基础,从优待警是目标。在信息化时代里,我们监狱警察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了解监狱工作,理解监狱警察,当然,这离不开近几年监狱警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但要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就要提高职业认同,强化自身角色定位,从心底里有对自己职业和工作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以服从命令作为警察的最高宗旨,从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工作行为、外观标识、监督制约等方面推进规范化建设,打造“人要精神、物要整洁、事要规范、形象统一”的新形象。监狱警察要无条件遵守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制度,以身作则,用“身教大于言传”的方式影响罪犯,改造罪犯,使罪犯不仅从耳里“听到”警官的教育,还要从眼里“看到”警官的言行,最终才会深深地印在罪犯心里,从根本上改造好罪犯,为落实“首要标准”提供了有效方式。
总之,规范化管理不是监狱工作的一阵风、一时之需,而是监狱工作的长久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云南监狱发展的问题,就要通过抓宣传、抓全面、抓示范、抓引导的方式,推进规范化管理工作深入开展,要充分发挥党委“一班人”、中层“一层人”、广大警察“一群人”的作用,鼓励“一班人”创新思路,支持“一层人”抓好落实,带领“一群人”奋勇拼搏,只有依靠规范化管理,丽江监狱才能加快发展,才能走到云南乃至全国监狱的前列。